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綜]權奸複國的可行性報告 - 第85章 混戰(一)

第85章 混戰(一)[第1頁/共5頁]

元祐四年正旦過後,慕容複終究收到了吏部的公牘,表示他在西平任縣令期間恪失職守考評優良,官家知人善任現右遷慕容複為崇政殿平話一職。至於西平縣令則由一樣考評優良的西平縣丞閔忠接任。對於如許的一項任命,朝堂諸公再次默契地保持了沉默,並分歧認定為臣者不該過量插手皇家的家務事。

範祖禹聞言直如丈二金剛摸不著腦筋,隻奇道:“祖父,蔡確當年以詩案構陷蘇相,明石心中銜恨卻能對太皇太後安然相告,這是君子所為啊!”

呂公著一聽範祖禹隻稱慕容複的表字這般親熱,頓時曉得本身之前的提示是打了水漂了。當下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他一眼,冷聲道:“你可曾聽清他最後一句話?慕容明石是‘不肯為蔡確說話’,而非‘不肯說蔡確好話’。他既認定蔡確不忠不義,又為何要‘為蔡確說話’?……這句話的言下之意便是:他以為這樁詩案蔡確的確是冤枉的!這未儘之言你不懂,太皇太後必定是懂的。太皇太後既頒下犒賞,她心中必已有了成算,蔡的當會輕判纔是。”說到此處,他不由又是一歎。“慕容複年紀悄悄,行事手腕卻堪比積大哥吏……蘇子瞻當真好福分啊!”

蘇軾聞言立時一驚,跌足叫道:“呂相主張要將蔡持正放逐嶺南,除了蔡持正,章子厚、李邦直等各個要再度問罪,這是要掀起大獄啊!”

慕容複悄悄一笑,又道:“官家,魏王輕信小人之言遠了忠貞之臣,那些小人見此計得售,天然會如法炮製再汙言構陷彆的大臣。天長日久,魏王身邊唯有小人冇有君子,怕連國度都要亡了,如此喪失那裡是龐恭一人之出息可比的呢?”

蘇軾不明以是,隻一臉茫然地點了點頭。“有何不當?”

“是以,為君者更當明察秋毫,對臣子要察其言觀其行,不成草率。”慕容複隨口道,“比如,今後官家大婚,有臣子上疏官家要靠近皇後,可他本身卻納了六七房小妾生了一堆庶子庶女。官家便可曉得,此人嚴於律人寬以待己,旁人上疏乃是忠貞,他若上疏多數是為了邀名。”

“官家聖明!”慕容複正色道。

小天子與慕容複見太皇太後前來,趕快上前見禮。不待太皇太後叮嚀起家,小天子便已滿不在乎隧道:“朕問心無愧,又何懼人言?朕貴為天子乃天下榜樣,一言一行皆受世人諦視,既然如何都免不了被人說閒話,又何必白擔了這浮名?”

而崇政殿平話的職位雖說是近水樓台,但因朝堂被騙家作主的還是太皇太後,是以此時的朝堂上真正熱烈的,還是車蓋亭詩案。元祐四年四月,漢陽軍知州吳處厚上書告密前宰相、新黨魁首蔡確在遊安州車蓋亭時所做的詩詞調侃朝政、誹謗君主和在朝大臣。吳處厚的奏章呈遞到朝堂馬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太皇太後討厭新黨討厭蔡確,以呂大防為首的朔黨成員更是不遺餘力地打擊新黨,要求太皇太後嚴懲蔡確以儆效尤。但是,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的範純仁與尚書左丞王存卻又為蔡確擺脫,以為不成再因言罪人。蔡確一案鬨得這般大,身為右相的蘇軾天然不能置身事外,是以他便上疏密奏太皇太後曰:“朝廷若薄確之罪,則於天子孝治為不敷;若深罪確,則於太皇太後仁政為小累。謂宜天子敕置獄逮治,太皇太後脫手詔赦之,則於仁孝兩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