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理念之爭[第1頁/共4頁]
暮年間,崇禎拔擢浙黨、齊黨以及楚黨與東林黨相爭,實在也是以文製文。
崇禎哈哈一笑說:“以是高閣老才非欲除朕而後快?”
“大漢直到滅亡之時,都能碾壓周邊之蠻夷。”
高鴻圖道:“說到理念,聖上對寺人彷彿存有成見,動輒打殺,毫無體恤信賴,此一樁與之前的曆代天子截然分歧,倒與太祖高天子有些相類。”
“大漢推行文武並重之策,乃至到漢末之時群雄並起,大唐一樣推行文武並重之策,到了唐末之時也有藩鎮盤據之禍,唯有大宋自太祖杯酒釋兵權以後便推行以文製武之國策,直到宋亡之時都冇有群雄並起以及藩鎮盤據之禍。”
高鴻圖點頭道:“自從周朝禮崩樂壞以後,一個王朝的壽命大略在兩百到三百年間,大明自太祖建國至今,已然享國二百七十又七載,固然暮年矣。”
高鴻圖臉上的神情便公然鬆馳下來,因為崇禎說的冇錯,到了這裡就真不消擔憂兩人的對話會傳入第三小我的耳朵,以是真的冇有需求再遮諱飾掩。
崇禎道:“遵循高閣老的意義,大明的滅亡已然不成製止,那你們東林黨為何至今還死保著大明朝?這麼做又是為了甚麼?”
“而武臣多發於行伍,鹵莽霸道且大多野心勃勃,素以裂土盤據為念。”
“那朕明白了,你們保的不是大明,是漢家衣冠及宗廟。”崇禎笑了笑又說道,“也就是說,對你們東林黨又或者文官群體而言,換朝廷實在冇甚麼,換天子就更不在話下,但是漢家衣冠宗廟不成廢。”
如果有哪個天子威脅到了內閣當政,就乾掉天子,如果朝廷威脅到了內閣當政,那就換個朝廷也不是不成以。
高鴻圖:“以是,天子垂拱而治,實則士大夫當國秉政,乃是包管漢家衣冠及儒家宗廟悠長不衰的獨一良策!因為天子選材範圍太小,不成能包管代代都出英主,但是內閣輔臣倒是由千千萬萬個文臣中提拔而出,皆可謂英才!”
如果此時弄翻這葉扁舟,有冇有能夠令聖上溺斃?
“不愧是高閣老。”崇禎撫掌笑道,“一眼就看破朕的用心。”
崇禎道:“這天然是不能,又豈能有代代英主?”
“宋亡以後,漢家衣冠另有儒家宗廟都保住了嗎?”
“不,高閣老你曉得的。”崇禎搖點頭說,“隻是不承認罷了。”
畢竟崇禎如果真想殺他,大可不必弄艘劃子把他送到玄武湖的湖心。
所謂的漢家衣冠,所謂的儒家宗廟,全都是幌子,士大夫內閣當政纔是其本質。
先不說他大哥體衰,有冇有才氣把船弄翻。
崇禎幽幽說道:“文武並重則冇法根絕內部藩鎮盤據,以文製武固然能夠根絕內部藩鎮盤據,但是內部蠻夷落空了中原武臣之彈壓,卻順勢崛起,並對中原王朝構成碾壓之勢,蒙元滅亡大宋已經是一次血的經驗,高閣老莫非但願大明朝重蹈覆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