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春風拂檻[第1頁/共3頁]
國公府降爵的旨意,隻比陳劭獲賜府邸晚了三天。
他這個哥哥,現在更加古怪,說話陰陽怪氣的,也不知是不是考前綜合症。
所謂此消彼長,這其間的意味,委實是“不成說、不成說”。
陳瀅笑了一下,又歎口氣:“您的答覆,彷彿總在我預感以內啊,父親。”
秋闈的日期牢固在八月初,陳浚很快就要了局,百口人都提著半顆心,陳瀅自不能回濟南,偏陳漌又托人帶信,定要陳瀅插手她的婚禮,陳瀅隻得應下,提早備了好些教案寄去女校。
他生性沉穩,平常在國公府時,因是李氏陪房,不大得重用,現在展開手腳,倒是很有些能為,冇過幾日,通當局諸事便上軌道,再不複初時慌亂。
從而後,這世上再無成國公府,倒多了個永成侯府。
陳浚隻在官邸住了兩日,便又回到了楊樹衚衕兒,隻說要放心溫書。李氏擔憂兒子住得不舒暢,遣羅媽媽並幾房下人跟從,這一來一去,官邸裡便又空蕩起來。
而陳家,則又是一通慌亂。
“這項目倒是現成的,不必改了。”挑院子時,環顧院中那一小片碧桃翠李,陳浚作以下考語:
“桃李芳菲畫堂寂,東風不渡捲簾人。”瞟一眼陳瀅等諸丫環,俊顏綻出笑來:“貼切得很。”
陳劭與李氏皆知此事,陳劭半句多話冇有,直接給了陳瀅五百兩銀票,李氏亦給了八百兩,殷殷隧道:“我兒想如何便如何,娘都應你。”
李氏頭一個忙得腳不點地,籌措著清算箱攏、統計下人,還要應酬各親眷朋友,每日光辦理回禮就極費心,再不複門可羅雀時的安逸。
她起家福了福:“既然如此,那女兒便告彆了。”語畢,掀簾而出,行動踏出輕微的聲響,斯須遠去。
這一日,她去外頭辦事,馳驅至午火線回,才一踏進垂花門,便見那芭蕉樹的綠影裡,知實正立足張望。
隨調令同來的,另有一道犒賞。
羅媽媽的丈夫羅福生,便被李氏提為大管事。
因本就對這些不在乎,既然陳浚說好,陳瀅便也不去操心竄改院名,略作安插,便住了出來。
禦賜府邸,自不能空置,一家子都得搬出來,以謝主之恩。隻是,他們才搬場冇多久,又要再換個處所。
有些事情,隻能交予時候,人力終是有限。
“我確切是健忘了,未曾騙阿蠻。”津潤的聲音,像音符滑出琴絃。
但是,陳家卻不與這愁相乾。
陳劭自不敢受,上表推讓,元嘉帝卻很對峙,特召他進宮,也不知說些甚麼。
元嘉帝念“清河善人”義舉善心,於國於民皆有大功,遂賜一所宅邸,四進三路,位於城東偏北的雁鳴巷中。
陳劭怔立於窗前,扣住窗弦的手,悄悄滑落。
出宮後,陳劭便把這宅子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