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越之錦繡佳妻 - 第2016章 .10.22
翻页 夜间

第2016章 .10.22[第1頁/共4頁]

防盜章防盜章

《集賢院記》:“開元故事,校書官許稱學士”。今三館職事,皆稱“學士”,用開元故事也。

學士院第三廳學士子,當前有一巨槐,素號“槐廳”。舊傳居此者,多至入相。學士爭槐廳,至有抵徹前人行李而強據之者。餘為學士時,目觀此事。

餘嘗購得後唐閔帝應順元年案檢一通,乃除宰相劉昫兼判三絲堂檢。前有擬狀雲:“具官劉昫。右,伏以劉昫經國才高,正君誌切,方屬體元之運,實資謀始之規。宜注宸衷,委司判計,漸期富庶,永讚聖明。臣等籌議,望授依前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兼判三司,散官勳封仍舊,未審可否?如蒙答應,望付翰林降製處罰,謹錄奏聞。”厥後有製書曰:“宰臣劉昫,右,可兼判三司公事,宜令中書門下依此實施。付中書門下,準此。四月旬日。”用禦前新鑄之印。與今當局行遣稍異。

百官於中書見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大聲唱一聲“屈”,則趨而入。宰相揖及進茶,皆抗聲讚喝,謂之“屈揖”。待製以上見,則言“請某官”,更不平揖,臨退仍進湯,皆於席南橫設百官之位,升朝則坐,京官已下皆立。後殿引臣寮,則待製已上宣名拜舞;庶官但讚拜,不宣名,不跳舞。中書略貴者,示與之抗也。上前則略微者,殺禮也。

台端鹵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其牡謂之“雄牡箭”,牝謂之“辟仗箭”。本胡法也。熙寧中罷之。

自永微今後,人主多居大明宮,彆置從官,謂之“東頭供奉官”。

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鞢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胡人樂茂草,常寢處其間,予使北時皆見之。雖王庭亦在深薦中。予至胡庭日,新雨過,涉草,衣褲皆濡,唯胡人都無所沾。帶衣所垂踥蹀,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後雖去踥蹀,而猶存其環,環以是銜踥蹀,如馬之鞧根,即今之帶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環為節,唐武德貞觀時猶爾。開元以後,雖仍舊俗,而稍褒博矣。然帶鉤尚穿帶本為孔,本朝加順折,茂人文也。襆頭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係腦後垂之,二帶反係頭上,令盤曲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製,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腳。本朝襆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又庶人所戴頭巾,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係腦後,兩腳係頷下,取其服勞不脫也。無事則反繫於頂上。古人不復係頷下,兩帶遂為虛設。

舊翰林學士陣勢清切,皆不兼他務。文館職任,自校理以上,皆有職錢,唯表裡製不給。楊大年久為學士,家貧,請外,表詞千餘言,其間兩聯曰:“虛忝甘泉之從臣,終作莫敖之餒鬼。”“從者之病莫興,方朔之饑欲死。”京師百官上日,唯翰林學士敕設用樂,他雖宰相,亦無此禮。優伶並開封府點集。陳和叔除學士時,和叔知開封府,遂不消□□。學士院敕設不消□□,自和叔始。禮部貢院試進士日,設香案於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設位供張甚盛,有司具茶湯飲漿。至試學究,則悉徹帳幕氈席之類,亦無茶湯,渴則飲硯水,大家皆黔其吻。非故欲困之,乃防氈幕及供應人私傳所試經義。蓋嘗有敗者,故事為之防。歐文忠有詩:“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覺得禮數重輕如此,實在自有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