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越之錦繡佳妻 - 第2016章 .10.22
翻页 夜间

第2016章 .10.22[第1頁/共4頁]

《集賢院記》:“開元故事,校書官許稱學士”。今三館職事,皆稱“學士”,用開元故事也。

予及史館檢驗時,議樞密院劄子問宣頭所起。餘按唐故事,中書舍人職堂語詔,皆寫四本:一本為底,一本為宣。此“宣”謂行出耳,未以名書也。晚唐樞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書,即謂之“宣”。中書接受,錄之於籍,謂之“宣底”。今史館中另有故《宣底》二卷,現在之《聖語簿》也。梁朝初置崇仁院,專行密命。至後唐莊宗復樞密使,使郭崇韜、安重誨為之,始分領政事,不關由中書直行下者謂之“宣”,如中書之“敕”。小事則發頭子,擬堂貼也。至今樞密院用宣及頭子,本朝樞密院亦用劄子。但中書劄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參政以次向下;樞密院劄子,樞長押字鄙人,副貳以次向上:以此為彆。頭子唯給驛馬之類用之。

宿世藏書,分隸數處,蓋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館、秘閣,凡四周藏書,然同在崇文院。其間官書,多為人盜竊,士大夫家常常得之。嘉祐中,置編校官八員,雜讎四館書。給吏百人,悉以黃紙為大冊寫之。自此私家不敢輒藏。校讎累年,僅能終昭文一館之書而罷。

本朝要事對稟,常事擬進入,畫可然後實施,謂之“熟狀”。事速不及待報,則先行下,具製草奏知,謂之“進草”。熟狀白紙書,宰相押字,他在朝具姓名。進草即黃紙書,宰臣、在朝皆於狀背押字。堂檢,宰、執皆不押,唯宰屬於檢背書日,堂吏書名用印。此擬狀有詞,宰相押檢不印,此其為異也。大率唐人民風,自朝廷下至郡縣,決事皆有詞,謂之判,則書判科是也。押檢二人,乃馮道、李愚也。狀檢瀛王親筆,甚有改竄勾抹處。按《舊五代史》:“應順元年四月九日已卯,鄂王薨。庚辰,以宰相劉昫判三司。”恰是旬日,與此檢無差。宋次道記《開元宰相奏請》、鄭畋《鳳池稿草》、《擬狀注製集》悉多用四六,皆宰相自草。今此擬狀,馮道親筆,蓋故事也。

台端鹵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其牡謂之“雄牡箭”,牝謂之“辟仗箭”。本胡法也。熙寧中罷之。

舊製,中書、樞密院、三司使印並塗金。近製,三省、樞密院印用銀為之,塗金;餘皆鑄銅罷了。

唐製,丞郎拜官,即籠門謝。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則拜舞於子階上;百官拜於階下,而不跳舞。此亦籠門故事也。

衣冠故事,多無著令,但相承為例;如學士舍人躡履見丞相,往還用平狀,扣階乘馬之類,皆用故事也。近歳多用靴簡。章子厚為學士日,因事論列,今則遂為著令矣。

唐中書批示事謂之“堂帖子”,曾見唐人堂帖,宰相簽押,格現在之堂劄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