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12月14[第1頁/共4頁]
餘讀諜記,黃帝以來皆豐年紀。稽其曆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鹹分歧,乖異。夫子之弗論次其年代,豈虛哉!於是以五帝係諜、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
高辛之胤,大啟禎祥。脩己吞薏,石紐興王。天命玄鳥,簡秋生商。薑嫄履跡,祚流岐昌。俱膺曆運,互有興亡。風餘周召,刑措成康。出彘之後,諸侯日彊。
明天12月14日早上9點之前替代,替代後看不到內容,請清一下緩存,感謝。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記,尚矣。自殷之前諸侯不成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紀元年,正光陰月,蓋其詳哉。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代;或很有,然多闕,不成錄。故疑則傳疑,蓋其慎也。
公玉帶曰:“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後、封钜、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禪凡山合符,然後不死焉。”天子既令設祠具,至東泰山,東泰山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禪焉。其後令帶奉祠候神物。夏,遂還泰山,脩五年之禮如前,而加禪祠石閭。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邊,方士多言此神仙之閭也,故上親禪焉。
太史公讀秦記,至犬戎敗幽王,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禮曰:“天子祭六合,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位在籓臣而臚於郊祀,君子懼焉。及文公逾隴,攘蠻夷,尊陳寶,營岐雍之間,而穆公脩政,東竟至河,則與齊桓、晉文中國侯伯侔矣。是後陪臣在朝,大夫世祿,六卿擅晉權,撻伐會盟,威重於諸侯。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軍功矣。三國終之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務在彊兵並敵,謀詐用而從衡短長之提及。矯稱出,誓盟不信,雖置質剖符猶不能束縛也。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於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彊也,然卒並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埶利也,蓋若天所助焉。
曰:“傳雲天下之君王為萬夫之黔黎請贖民之命者帝,有福萬世。黃帝是也。五政明則修禮義,因天時舉兵撻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蜀王,黃帝後世也,至今在漢西南五千裡,常來朝降,輸獻於漢,非以其先之有德,澤流後世邪?行品德豈能夠忽秋哉!人君王者舉而觀之。漢大將軍霍子孟名光者,亦黃帝後世也。此可為博聞遠見者言,固難為淺聞者說也。何故言之?古諸侯以國為姓。霍者,國名也。武王封弟叔處於霍,後世晉獻公滅霍公,後世為百姓,來往居平陽。平陽在河東,河東晉地,分為衛國。以詩言之,亦可為周世。周起後稷,後稷無父而生。以三代世傳言之,後稷有父名高辛;高辛,黃帝曾孫。黃帝終始傳曰:“漢興百有餘年,有人不短不長,出燕之鄉,持天下之政,時有嬰兒主,欲行車。”霍將軍者,本居平陽燕。臣為郎時,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為臣言。豈不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