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明肱骨[第1頁/共3頁]
難怪這位韓閣老能夠在黨爭迭起的"天啟朝"聳峙不倒,乃至還在崇禎朝官至內閣首輔,這份"變通"的本領便與平常東林官員大不不異。
至於左庶子固然名義上是天子"講師",但畢竟是人微言輕的五品官員,豈可妄談國事,遑論天子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繼位之前始終冇有"出閣讀書",與詹事府的翰林們可冇有半點"師生交誼"。
身軀本就狠惡顫抖的禮部侍郎孫慎行聽得韓爌此話,麵前頓時一黑,幾乎顛仆在地,心中隻剩下一個動機。
"韓卿家所言甚是。"悄悄點頭以後,大明天子便是扭頭看向身邊的司禮監掌印,朝其使了個眼神。
禮部侍郎孫慎行及督查院左都禦史張問達的神采也是刹時猙獰起來,好一個鐵骨錚錚的孫承宗,竟然在如此緊急的關頭,叛變了他們東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陛下,"沉默很久,一名身著青色官袍的中年官員於大殿角落側身出列,拱手回稟道:"臣詹事府左庶子,有本奏。"
大殿內令人堵塞的沉默終是被人突破,但隨即便是響起了一陣私語聲。
他雖是東林出身,但並不代表著完整認同朝中東林官員的所作所為,特彆是無端裁撤遼東經略熊廷弼。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早已令殿中諸臣瞠目結舌,就連首輔方從哲已是錯愕不已,至於禮部侍郎孫慎行及督查院左都禦史張問達等人更是牙呲欲裂。
望著殿中嘩然一片的群臣,始終端坐於金台之上的朱由校也是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至於廣寧巡撫王化貞,"稍稍停頓以後,韓爌又緊接著說道:"陛下可待遼東之事蓋棺定論以後,乾綱專斷,自行定奪。"
彷彿是冇有聽到耳畔旁此起彼伏的私語聲,邊幅堂堂的"帝師"孫承宗立於大殿中心,昂首直視大殿深處的天子,揚聲道:"啟稟陛下,臣覺得熊廷弼乃是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不成輕舉妄動。"
在"帝師"孫承宗身邊,"顧命大臣"楊漣言辭灼灼,直接將鋒芒對準了巡撫廣寧的王化貞。
待到孫承宗於萬曆三十二年進士落第以後,便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任內曾秉公主持"梃擊案",獲得了萬曆天子的獎飾,而後又擁立先帝繼位,力保國本不失。
但很快,朱由校的目光便被殿中另一道肥胖的身影所吸引。
見狀,終是反應過來的鴻臚寺卿趕快大聲呼喝:"本日事畢!"
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消。
一聲低語過後,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司禮監掌印的簇擁下,朝著另一側的偏殿而去。
他未曾退隱之前,便在大同巡撫麾下任職,熟知邊疆行伍之事,非常清楚"臨陣換帥"意味著甚麼。
並且更加令他們難以接管的是,如若廣寧巡撫王化貞被召回京師改作他用,他們東林在遼東好不輕易才具有的一席之地便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