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順治帝“下詔求言”為什麼失敗[第2頁/共3頁]
順治帝主政後,麵對著各種鋒利的衝突。為此,他采納了幾項首要辦法,此中一項就是“下詔求言”。順治十年四月十七日(1653年5月13日)的上諭說:“本年三春不雨,入夏久旱,農夫賦閒,朕甚憂之。意朕躬出缺失歟?祀享有不誠、詔令有不信、政事有未當歟?抑大小臣工懷偏私,重賄賂,不肯實心為國,荒廢職業,乃至恩情不下逮歟?抑當言不言,不當言而言,沽名釣譽,持祿養交,無濟於實事歟?抑官方痛苦無所控告,處所各官不以實上聞歟?著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各抒所見,凡有關朕躬及天下大利大害、應興應革者,悉心條奏,毋含混兩可,毋藉端暗射。若所言公道,切中不對,朕不憚改。”(《清世祖實錄》,卷74)這道上諭,言詞不成謂不誠心,希冀不成謂不殷迫。
1650年(順治七年)冬多爾袞歸天,接著順治帝親政,又顛末一年多的政壇風雲,這位15歲的少年天子才真正把握了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權力。
正因為解纜點存在題目,以是順治帝對於群臣的定見和建議,並不當真對待,常常束之高閣,置之不睬。順治十七年六月一日(1660年7月7日),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朱之弼上疏說:“順治十二年下詔求言,表裡千百疏,部複未見實施。臣請此次應詔章疏,倘有事關大利大害、宜因宜革者,祈皇上俯賜訊斷。”(《清世祖實錄》,卷136)一方麵指責群臣“虛文塞責”,一方麵對群臣的章疏視若無睹,不睬不睬,豈不是葉公好龍,大臣們那裡還會有建言獻策的主動性?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作深切的切磋,看看“下詔求言”以是落得個失利的啟事,我們會發明,底子啟事不在彆處,恰是在大力倡導此事的順治天子本人身上。
在今後的幾年裡,近似的上諭還發過好幾次。廣開言路,集思廣益,變更官員的主動性共同應對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麵所麵對的嚴峻情勢,這應當說是一個很高超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