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銅雀台十三[第1頁/共4頁]
《燕歌行》二首([秋風蕭瑟氣候涼]篇)此七言一字一韻體,又與《柏梁》分歧。《柏梁》一句一意,此連緒相承。先人作七古,句句用韻,須仿此法。蓋句句用韻者,其情掩貶抑徊,中腸催切,故不及為激昂曠達之調,卽篇中所謂[短歌微吟不能長]也。故此體之語,須柔脆盤桓,聲欲止而情自流,緒相尋而言若絕。先人仿此體多不能佳,常常以粗直語雜於其間,失靡靡之態也。([彆日何易會日難]篇)次篇便不及首篇之婉約,然猶不失風味。
《十五》此魏文參軍,卽其行役門路所經見而興慨也。古辭有《十五參軍征》詩,疑卽此《十五》,而魏文擬之也。……《水經注》:「魏文帝獵於大石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投虎於是山。山在洛陽南。」乾按:溪穀統統楩楠芝草,以比國度富庶。雉雊雞鳴虎嘯,以比讒黨比周。操後妻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植性機靈,多藝能,才藻敏贍,操愛之。丁儀、丁廙、楊修數稱植才,勸操立覺得嗣。此詩所指雉雊雞鳴,則儀、廙之屬;虎嘯風起,則植也。(同上卷五)
《月重輪行》名言古調。
《短歌行》思親之作,哀情盤桓。用鳴鹿飛鳥比體甚切。一意承接,異於孟德者矣。
《十五》,汗漫蕭蓼,結句有致。
陳祚明
《雜詩》二首([漫漫秋夜長]篇)景中情長。([西北有浮雲]篇)二詩獨以天然為宗,言外有無窮悲感,若不止故裡之思。寄意不言,深遠獨絕,詩之上格也。
《上留田行》此與《日重光》同一體。中間三字,文勢卻不成駐,須極流走,使緊接乃佳。此篇語亦古質不羣。
《釣竿》言所挾非所求也,淵深而魚藏,行路之好,是陸地求魚,猶孟子所謂「緣木」也。雖又芳餌,意何所為。故求材必於大匠之門,取貨必於五都之市。(以上《樂府公理》卷三)
《秋胡行》二首(“堯任舜禹”篇)言誌稍類孟德,而語便近。(“平常綠池”篇)“有美一人”豈卞太後所見侍禦者耶?所懷如此,體安得高。然故委宛有風致。
《臨高台》此詩前後分兩解,前約漢鐃歌《臨高台》,後約瑟調《豔歌何嘗行》。疑時被命遠征,故以黃鵠為比,前祝君,後自歎也。微意在「行動臣當儘忠」六字內,言臣固當儘忠,君亦當體恤臣也。此詩玩其詞旨音節,當屬瑟調《臨高台行》。
《孟津》平調亦有聲節,鏗鏘可聽。
《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篇)章法條遞,風情婀娜,殊覺其佳。孟德詩乃令人不知為佳,此體以是高。子桓兄弟詩非不甚佳,然固已遜乃父一格矣。此首客行之感,言之酸楚。發端四句,情在景室當中。“憂來無方”,言憂始深。意中有一事可憂,便能舉以示人,憂有域也。惟不能示人之憂,慼慼自知,究乃並己亦不自知其何故,耳觸目接,不過傷感,是之謂“無方”。非“無方”二字不能寫之。“高山”二句,興語,高古。末解恰是憂深。“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與此同意。馳驅定不能忘憂,然憂終不成忘,反不如臨時奔走耳。(“有美一人”篇)即《秋胡行》次首之旨而申暢之。“離鳥”六句,言愁深至。詩以是貴比興者,質言之不敷,比興言之則委宛詳確。“延頸鼓翼”,寫展轉反側之狀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