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道德經1 - 第二十八章知榮守辱,為天下穀

第二十八章知榮守辱,為天下穀[第1頁/共3頁]

賢人不以曉得難堪,而以守道為要妙也。學道,悟之難堪。既悟,守之難堪。賢人範圍六合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化行於世而無棄人棄物。故曰大製不割。

因為大唐軍民同仇敵愾,匈奴卑內部又離心離德,頡利臨時撤銷一舉滅唐的動機,接管唐太宗的媾和建議,率兵北撤而去,一場危急就此化解。

[1]溪:溪澗。

李世民的勝利,就在於他的忍辱負重,"守其辱,為天下穀",以是終究取勝,笑到最後。

--純陽真人

顛末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成為唐朝的第二代天子。但當時海內大要安靜,實則危急四伏,一觸即發。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4],複歸於無極[5]。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2]。

前人校注

[2]嬰兒:純真的赤子。

李世民忍辱抒難機

渾沌渾厚之態(即道)化生萬物,賢人操縱它,成為統治者。

--範應元

1.本章申明大道歸於渾厚、歸於一的事理。大道柔嫩深沉,如雌門溪穀,以是不爭強,雌柔守之,以迴歸到赤子天真之態;大道陰暗不明,以是守暗中,以迴歸到無極之態;大道謙虛,以是謙虛自守,能忍辱負重,以迴歸到渾厚天然之態。而渾厚渾沌之態,恰是道的狀況,它化生並主宰萬物。賢人體認並操縱此道,管理天下。

甘守這類形式,永久的品德就不會出不對,從而迴歸到無始終的無極之態。

甘守溪穀,永久的品德就不會闊彆,從而迴歸到赤子的天真天真之態。

明白甚麼是剛烈,卻安於雌柔,甘心處在天下的溪穀。

六合之間,萬物之用,雄強而雌弱,牡壯而牝靜。至於尊卑前後,莫不如此。老氏深原物理,法而為術。知弱勝於強,故以弱為用;知靜勝於動,故以靜為主。是今後其身而身先,卑其道而道尊。

[5]無極:無始終無窮儘之狀況。

[7]官長:長官,引申為統治者,王。

明白甚麼是光榮,卻安於卑辱,甘心處於天下的低穀。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四時之遷,始春而後秋。賢人觀生化之有序,用之為法。宗廟則以昭穆焉,朝廷則以尊卑焉,鄉黨則以年齒焉,推厚德則為之官長。是以先君後臣,先夫後婦。故體大之製,令人倫有序而不傷。

--範應元

但敵軍的放肆氣勢,讓李世民生起雪恥的大誌,他決計複興大唐。

以是,完美的軌製是一個彆係,不成豆割。

解讀心得

--河上公

甘守低穀,永久的品德就會充沛,從而迴歸到渾沌渾厚之態。

在內部,有很多隱太子李建成的部下,蠢蠢欲動;在北陲草原,少數民族首級頡利窺視中原已久,他以為太宗根底不穩,以是想逐鹿中原。因而,他親身帶領20萬鐵騎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