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道德經1 -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1頁/共2頁]

三國名流嵇康,有一名教員,叫孫登。此人是一名高人,常日沉默寡言,卻極富聰明。

--範應元

前人校注

故不成得而親,不成得而疏;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不成得而貴,不成得而賤。

道非言說,亦不離言說。然能知者一定言,能言者一定知。

--蘇轍

孫登寡言多聰明

--純陽真人

有"玄同"境地的人,不分親、疏、利、害、貴、賤,已經超凡脫俗。

4.做到不分親疏貴賤短長,或許對我們來講勉為其難,但起碼不要為物慾所惑,不要爭一時意氣,不要與人有太多的短長相爭,轉而應清心澹泊,順其天然,樂天知命,如許才氣少些世事的騷動和拘束,多些生命的安閒和快意。

堵塞其慾望,封閉其欲門,減弱其鋒芒,消解其紛爭,使之收劍光芒混合於塵凡之間,與萬物渾然一體。

--河上公

--河上公

1.本章中,老子申明真正有品德的人,能達到"玄同"之境地。就是:淡泊寡慾,低調謙虛,無慾不爭,和光同塵,與萬物渾然一體;並且不分親冷淡近,不分凹凸貴賤,冇有短長乾係,如許的人已經超凡脫俗。因其合適大道,所覺得天下人所重。

智者不言,因天然也。言者不智,造事端也。

智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3.所謂大美不言,大音希聲。真正的辯才,不是滾滾不斷、誇誇其談者,而是大智若愚、儉樸無華者。真正的聰明,也不在辯才,而在於心機。所謂"言不儘意",說話不過是表達的東西,巧舌並不能申明心巧。

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含混,不使曜人也。不當自彆殊也。

解讀心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王弼

譯文

所覺得天下人所尊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有聰明的人,不見得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相反,大智若愚,有真聰明者,常常少言語,這與老子的"大美不言"是一樣的事理。因為少言語,以是能保持沉寂,沉寂中常常能生出定力聰明。彆的,真正的聰明,如同玄奧的道,隻可領悟不成言傳,不到機會,也是不宜等閒閃現的,所謂"天機不成泄"也。

真正的智者不誇誇其談,高談闊論的並非智者。

[1]玄同:奧妙同齊,指"道"。

道原無道,強名曰道。道原無知,強以有知。道不可功,強以有為。道原六合之理。道原人生之氣。知者,實無所知,此為真知。真知無可說,謂之知者不言。言者,或說那邊動手,那邊采丹,那邊結丹,不聽天然,強以意取。此非道也。如此之人毫無知道,是謂言者不知真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