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方寸之地】[第2頁/共4頁]
西羌是一個陳腐的民族,起自三苗,到春秋戰國期間逐步強大。西羌無君王,分為很多種係,每一個種繫有豪酋。幾千年來不事農業,以放牧為生,追逐水草,居無定所。直到西漢期間,纔在隴西一代定居下來。厥後武帝擴邊,羌人被趕過湟水,趕到西海、鹽池一代。這些處所地盤瘠薄,水草貧乏,以是羌人對湟中非常思慕,求著爭著要回到湟中去。王莽末年,羌人趁中國正亂,趁機侵犯金城、隴西。此時隗囂固然擁兵十萬,但他並冇有對羌人采納倔強辦法,而是以安撫為主,借羌人抵當漢軍。隗囂敗亡後,朝廷設置了護羌校尉,建武十年,羌人趁校尉牛邯歸天之際侵犯邊疆,被來歙擊敗。十一年夏,先零羌再次侵犯臨洮。
隴西危急,此時來歙正帶領蓋延馬成等人討伐公孫述,冇法抽身安定西羌,因而他保舉馬援率軍平叛。他上書光武帝,羌人之亂,非馬援不能安定。朝廷拜馬援為隴西太守,給兵三千人前去。馬援率軍趕光臨洮,斬首幾百,截獲馬牛羊上萬頭,招降幾千羌人。又與揚武將軍馬成聯軍,打敗羌人,斬首上千級。這一戰,馬援受了傷,弓箭射穿了他的小腿。
建武二十年,西羌安定,班師而歸。很多故交跑來驅逐,見了麵紛繁稱賀。平陵人孟冀也來恭喜。馬援說:“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在後代子手中邪!”老當益壯,五十八歲的老將軍馬援引本身的平生為本身的豪言做出了最好的註解。此次返來,除了捷報,他還帶返來一尊銅馬。他夙來愛馬,也喜好研討相馬之術。在安定兵變的過程中,他獲得駱越銅鼓,便鑄成銅馬,覺得相馬之式,並獻表朝廷:“水火欲清楚(水火在鼻兩孔間也。)上唇欲急而方,口中欲紅而有光,此馬千裡。頷下欲深,下唇欲緩。牙欲前向。牙去齒一寸則四百裡,牙劍鋒則千裡。日欲滿而澤。腹欲充,兼欲小,肋欲長,懸薄欲厚而緩(懸薄,股也)。脅堂欲平滿,汗溝欲深長,而膝本欲起,肘腋欲開,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堅如石,鬃欲戴,中骨主三寸(鬃,中骨也),頰欲開,而膺下欲廣一尺以上,能久走。欲方(頸前),胸欲直而出(髖骨前麵)。鳧間欲開,望視之如雙鳧。”天下萬事,他彷彿真的無所不能。
劉秀笑著說:“先生不是刺客,隻不過是說客罷了。”
但他的功業不是在涼州,而是在西羌。
有的人,他站在高山,看到的或許隻是腳下的方寸之地,因為他要不時候刻防備不會摔下去;,有的人,即使是站在一個小山頭,卻仍然能夠看儘天下,因為天下一向就在他胸中。這不但僅是安身點的題目,更是思惟境地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