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賺錢讀書兩不誤[第1頁/共3頁]
一千六百文是甚麼觀點?
“爹,那如果不蒸饅頭,儘力來做手抓餅,您和娘能做多少張呢?”
固然呈現仿造品是遲早的事,但寧修但願仿品呈現的越晚越好。
五十張餅的淨利潤是八十文,五百張餅的利潤就是八百文。
要想舉業有成,就得一關關的闖疇昔。
寧良直是笑的合不攏嘴,朝裝銀錢的陶罐指了指,眼中透出兩道精光。
真如果能在大比中殺出重圍,登天子堂,那這輩子便完整轉運了。
“臭小子,你不消見麵就提示老子,老子不會再逼你去王產業賬房先生了。至於歇息嘛......如果常日你爹我還真想歇息一番,可本日不成。張家的采買管事方纔來了店裡,要我在中午前做出一百張手抓餅,可怠慢不得!”
彆看現在賺的多,官家真想拿捏整治寧家,有的是體例。
寧良愣了一愣,思忖了半晌道:“四五百張老是冇甚麼題目的。”
真是不算不曉得,一算嚇一跳啊。
寧修聽到這裡直翻白眼。蒸饅頭?那才氣賺多少錢。放動手抓餅這類拳頭產品不去推行,在蒸饅頭這類事情上破鈔時候,難怪老爹這麼些年來賺不到大錢,隻能勉強餬口。
縣府院、鄉會殿。
吃完晚餐,老爹和老孃去清算碗筷,寧修則是返回本身的房間讀書。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放棄讀書了,改良家道的同時也能夠在家自學嘛。
有了誇姣的慾望天然還要考慮可行性。
作為汗青愛好者,寧修天然清楚科舉在大明意味著甚麼。在這個八股取士的年代,一個讀書人冇有功名就和廢人冇有彆離。
故而寧修不急著回縣學,對他來改良家道纔是當務之急。
“修兒是擔憂這手抓餅的製作體例被人偷學了去。”
一想到本身隻要鬥爭一年,就能賺到三百貫錢,他就跟吃了蜜似的內心甜滋滋的。
“爹也彆太急了。累了就歇息一會。”寧修嘿嘿笑道:“恩,這賭約兒子但是贏了。”
“一,一千張?”
寧修坐在書桌前平複了一番表情,翻開四書集註來看。
“不過,如果買賣好了,我能夠雇一些人來做這手抓餅,一天做個幾千張也不是題目。”
“爹,娘明天買賣如何?”
他是縣門生員,照理說應當每日去縣學點卯進學。不過萬積年間的公學氛圍已經大大不如明朝初年。生員們隻要和教諭搞好乾係,乃至能夠不去縣學進學而去四海遊曆。隻要在科試時返回客籍插手測驗便可。
但貧苦人家的孩子要想出頭,唯有科舉一條路。
這日一早,寧修早夙起床。
老孃寧劉氏笑著解釋道。
寧修撓了撓頭道:“還是娘懂我,一年三百貫利潤也很多了。”
寧修微微一愣,隨口問道:“哪個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