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1頁/共3頁]
不過讓他略感驚奇的是,秀保並未狡賴,而是利索地承諾了他的要求:“二十萬石,鄙人一分也不會少給你,還望長門守放心,你現在便可歸去清算行李,安排家眷,等統統都籌辦好了,秀保立即派軍士去禦牧城,護送你和家臣們前去蝦夷地。”
秀保一本端莊地說道:“不是承諾給你二十萬石知行麼,如何。不想要了?”
津田信成說得不錯,當時的北海道分為以道南十二館為中間的“和人地”以及中北部包含千島群島在內的“蝦夷地”,蠣崎家屬固然獲得豐臣秀吉的承認稱為“蝦夷地之主”,但真正掌控在手的領地僅僅占全島的非常之一,其他地區隻要少量榷場用以和蝦夷停止貿易,底子冇法完整掌控。特彆是極北的北見、釧路、根室、千島四國,均勻下來每個國隻要一個榷場,其他地區全都是被蝦夷節製,將津田信成加封至此,近似於織田信長移封明智光秀到本是毛利家領地的石見、出雲,都是畫餅充饑。不過秀保就更加陰狠一些,先彆說津田信成可否安定桀驁不馴的蝦夷,就說他能不能適應那邊的氣候都很成題目。是以,“去就是死”這個念想當即占有了津田信成的大腦,他決定,即便少要一些領地,也不能去阿誰鬼處所。
“蝦夷地?!”津田信成怔了一下,皺著眉頭扣問道:“鄙人去蝦夷地何為?”
秀保自顧自的說著,涓滴冇顧及津田信成的神采,當他說到“和蝦夷敦睦共處”時。這位暴躁的長門守終究按捺不住心中的氣憤,惡狠狠地打斷了秀保:“那底子就不是南伊勢,而是宅兆!鄙人聽東北的大人們說過,蠣崎誌摩守固然是蝦夷地之主。可他實際節製的地區不過是蝦夷南端渡島半島一帶的十二個城砦,至於您說的八國六十一郡,除了少量幾個榷場。絕大部分地盤都不在他的節製中!阿誰甚麼釧路國恐怕也就隻要一兩個榷場有兵士扼守吧,您把鄙人遷到那邊,不是讓鄙人去死麼?!”
聽到礪波郡的石高近乎是鳳至郡的兩倍,北政所就有些不樂意了,不過還冇比及她開口,坐鄙人首末席的津田信成績鬨開來了。
“既然是商定,我又豈能健忘。”秀保思慮半晌,淺笑道:“不但是十八萬,另有承諾中山大人的兩萬石,合計二十萬石。”
“本來你就是津田長門守?”在世人的質疑聲中麼,秀保不冷不熱地說道,固然與津田家有口頭上的商定,可他本人並未見過這位禦牧城城主,本來就對他冇甚麼好印象,這下是直接拉入黑名單了。
“右府當初和鄙人有言在先,說是一旦評定兵變,便將南伊勢十八萬石賜給鄙人,現在您獲得了十四萬石誇獎,也請您早日兌現對本家的承諾。”津田信成剛一說完,大名們就炸開了鍋,說是冇想到秀保竟會拿出十八萬的知行來拉攏一個小大名,看來為了打倒大野治長真是不擇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