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風水密碼 - 1.住宅佈局

1.住宅佈局[第1頁/共4頁]

(8)閩南土樓。福建南部龍岩、上杭、永定一帶的客家民居

平麵圓形。高2米餘,直徑4至6米不等,將條木紮成網架,覆上毛氈,外用繩束勒緊。頂部裝有圓形天窗,地下鋪有皮墊、毛氈。便於拆裝,適合遊牧。

朝向取決於地形,佈局不誇大對稱,形狀大小因地製宜。普通為穿鬥式構架,以磚、石、夯土、木板、竹笆做牆。懸山頂,出簷較深。外牆粉白,木構部分多用木料本質,配以青灰瓦,丸,樸實而富於活力。

核心高牆,內縱深多少進,各進房屋3間,有天井或天井,旁以甬道“避弄”相通,可獨立出入。大宅常有二三條平行軸線,主軸線上縱列大門、轎廳、客堂、正房,側軸線上安插花廳、書房、寢室、小花圃、戲台。此中花廳為仆人宴客會友處,清幽高雅,裝潢精彩,最富生趣。屋頂多硬山式,或為封火牆。天井高深,垣牆與修建間常留間隙,以拔風、采光。多雕飾,少彩畫。棕暗中紅的木構部分派以白牆、青灰瓦,色彩淡雅。

(7)客家土樓,兩廣、福建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群體室第

(3)漢朝室第。當代民居

以封閉式院落為單位。沿縱軸線安插。大宅在中心縱軸線上建門廳、轎廳、大廳及住房,在擺佈縱軸線上安插客堂、書房、主要住居和廚房、雜屋。後部住房常為2層,樓上宛轉可通,有“備弄”作前後間交通夾道,兼巡查、防火之用,核心高牆,上開漏窗,房屋前後也開窗,以利通風。佈局為穿鬥式,兼與抬梁式合用。空鬥牆,屋頂較薄。用褐、黑、茶青等色裝點房屋內部木構部分,與白牆、灰瓦相映,素雅潔白。

多以夯土為承重牆,故名,有院落式與堡壘式。前者平麵火線後圓,由中間的廳堂、正樓與擺佈兩側的橫屋、橫樓構成主房區。後者平麵圓形或方形,由幾重房屋環套而成,外牆下部不開窗。其大者,3重房屋相環套,直徑70餘米,外牆厚1米,房間300多間。外環高4層,底層作廚房、雜用間,2層儲藏糧食,3層以上住人,中心建堂,供族人議事、婚喪施禮或其他活動。

(18)藏族民居,中國少數民族民居情勢之一

將宮辨彆為前後兩部,前部設三朝,為帝王會晤群臣、措置朝政之處,後部建寢宮、禦苑,為帝王及皇後、妃嬪餬口地區。商朝已具雛形,曆代相沿。

(16)蒙古氈包。蒙古、哈薩克等族牧民居住的帳篷

(5)隋唐五代室第。當代民居

一族姓一座,位於各聚居地中間。原樓上懸有集眾用鼓,故名鼓樓。全數木構,殿式塔狀。底層為方形大廳,上層為飛閣重簷,簷呈多邊形。凡是高五六層,達四五丈,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馬胖鼓樓最為聞名。傣族竹樓傣族傳統乾闌式民居。所用質料多為竹,故名。由10根柱子支撐,鋪以樓板竹篾,用編織的草排蓋頂,帶有雕欄,走廊,美妙新奇。上層為堂屋、寢室、前廊、曬台,基層架空,關養牲口、堆放雜物。具有通風、散熱、枯燥和防避蟲害、大水的特性,適應西南熱帶雨林的天然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