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刺節真邪篇第七十五[第2頁/共3頁]
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
黃帝曰:刺五邪何如?
黃帝曰:取之稀有乎?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經,去陽病也。發者,刺腑俞,去腑病也。去爪者,刺樞紐肢絡也。徹衣者,儘刺諸陽之奇俞也。解惑者,儘知調陰陽,補寫不足不敷,相傾移也。
黃帝曰:夫子言五節,餘未知其意。
黃帝曰:刺節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經,去陽病,餘不知其所謂也,願卒聞之。
請言解論,與六合呼應,與四時相副,人蔘六合,故可為解。下有漸洳,上生葦蒲,此以是知形氣之多少也。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而在上,根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腠理開,血氣減,汗大泄,皮淖澤。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致,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澀。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脈固結,堅搏不來往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
黃帝曰:善。願卒聞之。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
岐伯曰:刺癰者用鈹針,刺大者用鋒針,刺小者用員利針,刺熱者用針,刺寒者用毫針也。
凡刺小邪日以大,補其不敷乃有害,視其地點迎之界,遠近儘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公費,刺分肉間。
黃帝曰:善。請藏之靈蘭之室,不敢妄出也。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
帝曰:善哉。
岐伯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此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風者,此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荏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
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摶,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於筋溜。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固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