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黃帝內經 - 第76章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佚篇)

第76章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佚篇)[第1頁/共5頁]

帝曰:願聞氣交遇會勝抑之由,變成民病輕重何如?

是故巳亥之歲,群火昇天,主窒天蓬,勝之不前;又厥陰未遷正,則少陰未得昇天,水運乃至此中者,群火欲升,而中水運抑之,升之不前,即清寒複作,冷生旦暮。民病伏陽,而內生煩熱,心神驚慌,寒熱間作;日久成鬱,即暴熱乃至,赤風瞳翳,化疫。溫癘暖作,赤氣彰而化火疫,皆煩而躁渴,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

陽明不遷正,則暑化於前,肅殺於後,草木反榮。民病寒熱,鼽嚏,外相折,爪甲枯焦,甚則嗽息高,哀痛不樂。熱化乃布,燥化未令,即清勁未行,肺金複病。

岐伯曰:昭乎哉問!明乎道矣。氣交有變,是謂六合機,但欲降而不得降者,地窒刑之。又有五運過分,而天賦而至者,即交不前,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運抑之,但欲降而不得其降,中運抑之。因而有升之不前,降之不下者,有降之不下、升而至天者,有起落俱不前,作如此之彆離,即氣交之變。變之有非常,各各分歧,災有微甚者也。

陽明不退位,即春生清冷,草木晚榮,寒熱間作。民病嘔吐,暴注,食飲不下,大便枯燥,四肢不舉,目瞑掉眩。

岐伯曰:地下遷正昇天及退位不前之法,即地土產化萬物失時之化也。

岐伯曰:人之五臟,一臟不敷,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人憂愁思慮即悲傷,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太陰作接間至,即謂天虛也,此即人氣氣候同虛也。又遇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因此三虛,神明失守,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遊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丸宮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卻遇火不及之歲,有黑屍鬼見之,令人暴亡。

假令庚辰陽年過分,如己卯天數不足者,雖交得庚辰年也,陽明猶尚治天,地已遷正,太陰司地,去歲少陰以作右間,即天陽明而地太陰也,故地不奉天也。乙巳相會,金運太虛,反受火勝,故非過分也,即姑洗之管,太商不該,火勝熱化,水複寒刑,此乙庚失守,厥後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惡,推本年天數及太乙也。又隻如庚辰,如庚至辰,且應交司而治天,即下乙未未得遷正者,即地甲午少陰未退位者,且乙庚分歧德也,即下乙未,乾失剛,亦金運小虛也,有小勝或無複,後三年化癘,名曰金癘,其狀如金疫也。治法如前。

岐伯曰:正司中位,是謂遷正位,司天不得其遷正者,即前司天,以過交司之日,即遇司天過分不足日也,即仍舊治天數,新司天未得行遷正也。

是故子午之年,太陽降地,主窒地阜勝之,降而不入;又或遇土運過分,天賦而至,土運承之,降而不入,即天彰黑氣,暝暗慘痛,才施黃埃而布濕,寒化令氣,蒸溫複令。久而不降,伏之化鬱,民病大厥,四肢重怠,陰痿少力。天布沉陰,蒸濕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