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行之始,收心入靜第一關[第1頁/共3頁]
起首,他將符籙書牢固於麵前,目光直視符籙書上所記錄的筆墨,比及他感受阿誰筆墨深深印在心間以後,便閉上雙眼,開端按照影象中儲存的畫麵,觀想這個筆墨。
淩雲的目光落到了符籙書上,“守一和觀想是最輕易做到的,固然隻是中乘法,但這兩種體例卻有很大的潛力。我手裡現在有太初三千赤書玉字,這三千筆墨有無上奧妙,我無需觀想其他的事物,隻需觀想出三千赤文,就能輕而易舉達到埋頭的第一步。”
這便是赤書玉字的奧妙之處,當時去看,能看到,也能看得懂一點點根基含義,但是過後,影象中卻一片空缺,底子冇法記下所看到的赤書玉字。
“虛靜法當為第一,此法出自《品德經》,虛其心,靜其心,摒棄私慾,無思無慮,心靈空明。這隻是虛靜法所達到的第一步,老子還要求‘致虛極,守靜篤’,要達到虛靜至極,必必要‘為學日趨,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乃至於有為’。也就是說,學習是增加知識,但是要做到‘致虛極’,必必要丟棄本身所學,將統統知識摒棄。要做到‘守靜篤’,還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保持心靈的樸素純真,才氣做到‘守靜篤’。”
想到這裡,淩雲略微放放手掌,翻開符籙書,低頭在上麵尋覓最簡樸的赤書玉字。
一頁頁翻看著符籙書,一個個赤書玉字,閃現麵前。打眼看去,當時固然看到,也能記得這個筆墨,可一旦他將目光轉移開,就會把統統關於這個赤文的影象忘懷。
“凡人修行,都是以埋頭為第一步!”淩雲冷靜回想著,“埋頭為修行第一關!正所謂是心不靜則意不定,意不定則神不寧。按照我所知,情意不定,則後天識神活潑,識神活潑會袒護天賦元神。”
淩雲下定決計,本身締造修行功法。
但是淩雲曉得,這些實在是修行到了高深境地纔會用到的,真正修行動甚麼要以埋頭為第一呢?
這個筆墨有些近似於‘○’,代表了發源,初始、元始,也代表了閉幕,毀滅和開端,它是循環的意味,也意味了‘轉化和竄改’的意義。看似簡樸,卻包含無數含義。
一遍遍反覆著旁觀、影象、觀想、忘記的循環,他已經和這個筆墨死磕上了,心神中的邪念,垂垂消逝不見。隻剩下一道執念——想要勝利影象這個符文。
“說一千,道一萬,說到底不過是因為心念混亂,會袒護統統身材中的自我感到。收心入靜,是將統統邪念和外物都摒除,才氣體味到身心的竄改。隻要體味到自我的身心竄改,才氣掌控自我,入道修行。如果連自我也冇法掌控,又談何修行?”
“普通人坐下來時,都是心中動機紛飛,那裡能做到虛極靜篤?固然這類埋頭體例一旦勝利,對今後修行的好處是事半功倍,但這類有為法底子分歧適大多數人,我也做不到那種程度,以是還是放棄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