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章】 美食旋風[第2頁/共4頁]
對於餐飲業來講,廚師技術、店麵裝修環境以及辦事程度當然首要,但是更加關頭的是食材的品格。有了更好的食材,也就意味著能夠向主顧供應更好的美食,能夠博得更多的轉頭客。
連日來,每當夜幕來臨,上萬旅客、村民紛繁湧入夜市街,把各個攤位圍得水泄不通,在瀾滄江東岸營建了熱烈非常的不夜天。
客歲年底,還在美食夜市街還是施工的時候,鏡湖公司招商部的事情職員找到了寧婉菲,聘請‘寧家店’入駐美食街,這無疑開辟了寧婉菲的思路。
幾個姐妹萌發了創業的動機,蕭瀟天然是相稱歡暢,大力支撐。至於蕭瀟為甚麼不參與此中,不過是時候和精力都冇法獲得保障,也就放棄了。
寧婉菲是姚州古城老字號銅鍋米線‘寧家店’老闆的獨生女,大學畢業以後的她並冇有和其他同窗一樣,投入職場,而是從武昌返回了小都會姚州,幫忙家人籌劃店裡的買賣。
“這個設法很好!”蕭瀟點點頭,說道:“不過我的時候和精力都有限,就不參與了,但是我能夠壓服家裡向你們供應最新奇的牛奶和最好的生果。”
是以,蕭瀟並冇有給幾個室友潑冷水,反而是相稱支撐她們。
為了表示對‘寧家店’的支撐,店麵具有者蕭家減免了‘寧家店’2010年的房租,從2011年1月份纔開端收取每個月8萬塊的房錢!對於一家樓上樓下停業麵積超越400平米的大型店鋪來講,如許的房錢並不算太貴!
回到家裡兩年,寧婉菲在保持家傳美食的根本上對店麵的裝修、範圍停止了大範圍的鼎新,使得‘寧家店’成為了姚州古城響鐺鐺的一家名牌,每天起碼能夠售出4000份米線、餌絲和麪條之類,流水保持在3萬元以上!
再則,運營了發賣額破億的‘銀杏特產’網店以後,蕭瀟對於一些小打小鬨的財產也冇有那麼多的興趣了。
從小就在米線店長大的寧婉菲對於餐飲業有著極其深切的體味,而在武昌大學辦理學院畢業以後,她對於餐飲行業的當代化辦理又有了更多的熟諳。
不過,因為姚州古城寸土寸金,哪怕寧婉菲捨得高貴的鋪麵房錢,也不見得能夠弄到合適的地點開設分店,是以她的法度不得不放緩了。
從5月2日開端,鏡湖景區的旅客歡迎量不減反增,來自於滇南各地的自駕旅客成為了景區最首要的客源。
因為幾個女孩子的熱忱,本來對創業不太感冒的穆瑾也是對奶茶店多了幾分熱忱,主動攬過了奶茶店的表裡裝修氣勢設想。
在體味到進駐銀杏新區美食界的店家能夠獲得蕭家農場的食材供應資格以後,寧婉菲天然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