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頁/共4頁]
說著,叮嚀南星道:“去把太太賞我的那本《女戒》取來。”
好一會子,王氏才停了下來,睜眼斜了鐘文謹一眼,有氣有力的說道:“你倒是精力。”麵龐紅潤容光抖擻的,一看就是昨兒夜裡與老二做那種事兒了。
王氏看宋氏也不甚紮眼,也隻比鐘文謹略好一點罷了,但是一樣因著小王氏那句“長幼有序”,她不能拒了宋氏而讓小王氏上前奉侍,隻好忍著心塞,由著宋氏奉侍自個用了安神湯。
如許的事兒,崔琰兒是不好唱反調的,聞言看了王氏一眼,見王氏冇有話說,便“嗯”了一聲,然後出去了。
黃姨娘自發理虧,且五十遍《女戒》的懲罰本不算重,故而也冇有貳言,恭敬的接下了那本《女戒》,弱弱應道:“是。”
鐘文謹上前幾步,正要接呢,就見大奶奶宋氏跟五奶奶小王氏走了出去,見狀,小王氏忙道:“我們來晚了,傳聞二嫂已經奉侍太太用了粥了,這奉侍湯藥的活計,就莫要與我們搶了吧?”
因王氏在東稍間裡,顯是未曾起家,便留了崔崢在東次間等待,鐘文謹隻帶著崔琰兒走了出來。
再有十來日就是端五節了,前人端五節比當代要昌大很多,有掛艾虎,飲雄黃酒,佩辟邪驅瘟的香囊,手上帶五彩絲線,腰上掛五綵線粽,賽龍舟等等項目,此中香囊跟五綵線粽乃是朋友老友間走禮時的必備品,大奶奶宋氏前幾日就打發人來告訴了,說針線房要先緊著四爺崔九榮結婚所用的物什,實在分-身-乏-術,讓各房自個籌辦香囊與五綵線粽。現在靜園的丫環們都已領了布頭跟綵線歸去,不當差時就聚在一塊做活,五綵線粽臨時還冇顧上,恰好叫崔琰兒做了。
有了這句話在前頭,宋氏不好謙讓,便端了上頭的青瓷碗,行至王氏跟前,先行了一禮,然後柔聲道:“太太,安神湯好了。”
罰完了黃姨娘,輪到崔琰兒,鐘文謹有些頭疼,她手裡冇有第二本《女戒》,何況崔琰兒每日要去學裡上課,也不成能讓其禁足,用不得與黃姨娘一樣的獎懲,思來想去,遲疑半晌後,她腦中靈光一閃。
王氏病了?昨兒從慈安寺返來的時候還好好著呢,這一大早的怎地就病了?彆是又裝病吧?鐘文謹腹誹了一句,既聽到了又不好裝冇聽到,便朝耳房的方向走了幾步,問佛豆道:“太太病了?”
兩人聞言,倒是溫馨了下來。
打發了黃姨娘歸去閉門抄書,鐘文謹帶著崔琰兒跟崔崢去了桃源居,不想才一進遠門,就見佛豆叉腰站在耳房門口,數落裡頭正拿了扇子給風爐扇火的一個小丫頭子:“火太小了,再使點勁兒,不然這藥得熬到甚麼時候去,太太可正等著呢。”
鐘文謹自是不肯,扁嘴,委曲道:“五弟妹是五弟妹,我是我,莫非太太隻須五弟妹在您跟前儘孝,卻不準我在您跟前儘孝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