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章 收購折俸[第1頁/共4頁]
——比方某位富商或者官員與當朝某位朝官有私怨,便能夠花五十、一百兩銀子買都老爺的彈劾奏章,胡說八道的彈劾那朝官一通,歸正這奏章從天子到閣臣都不會看的,終究運氣就是廢紙簍,發上去總能叫人噁心一番嘛。
秦林識得此物實係鴉片,對法醫來講倒也有些用處,便笑著問道:“此物丘禦史必然無用,折價賣給本官如何?”
陸遠誌、牛大力兩個,倒是把丘橓佩服得五體投地,感覺這位監察禦史上可追包拯包龍圖,下可比海瑞海剛峰,實乃國朝可貴的廉潔官員。
355章收買折俸
儒家周禮定“五服”,把天下諸侯遵循親疏乾係和地理位置的遠近,分作五服,彆離有分歧的進貢標準並賜與回賜,回賜普通多於貢品,比如楚國的貢品就是一堆野草:苞茅,用於過濾酒水,不值幾個大錢,而周天子的回賜則常常是絲帛、銅器、弓箭、兵車一類的好東西,代價遠高於貢品。
好!夷人來朝貢申明我“聖天子在位”,我大明天子當然要“來者不拒”,大大的賞!明成祖朱棣的派頭很大,叫鄭和下西洋去叮嚀土邦小都城來朝覲,幾隻土雞土鴨,換來了金子銀子綾羅綢緞,得逞的傢夥在京師胡吃海塞,完了洗去臉上的鍋菸灰,拿著天子的回賜,笑嘻嘻的回家去了。
總的來講,“王者不治蠻夷,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中原王朝如果四夷來朝的名義,天子對來朝貢的邦國事“來者不拒”的;四夷、諸侯們則妄圖豐富的回賜,兩邊各取所需,皆大歡樂。
剛纔還牛皮哄哄的丘橓,連一秒鐘也冇躊躇,忙不迭的把阿芙蓉膏塞進秦林手中。
公然那些領折俸的官員都憤恚難平,全都叫喚起來:“丘禦史,你胡說八道不費力量,我們養兒育女卻要的是賦稅,都像你這麼假拋清,何必辛辛苦苦考出來仕進?”
正牌的、琉球、呂宋、暹羅等小國更是不消說,因為朝廷的回賜常常是貢品代價的數倍,以是他們調派的使團範圍越來越大、貢品名義代價越來越高,比如烏斯藏(西藏)諸多活佛土司法王的貢使,每年竟達數千人之多,照顧多量貢物,乃至於不堪重負的明朝,不得不限定進貢的次數,限定貢品的總價。
秦林又和諸位領了古怪貢品的官員籌議,低價收買他們分得的折俸貢物,這些官員本來都籌辦把分到手的襤褸玩意扔了的,此時見有人肯斑白花花的現銀子收買,那真是擠破頭的要把東西賣給秦林。
秦林心中不覺得然,麵上卻裝出佩服的神情:“丘禦史竟有這般忠君報國的心腸,現在也算可貴之極了,下官實在是佩服之至!隻是下官乃初到京師,還不曉得這折俸究竟如何搞,還請丘禦史指導迷津。”
秦林聽到這裡,就曉得說話的人叫做丘橓,乃是都察院的一名監察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