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老舍之謎 - 第一章 流離失所的亂世

第一章 流離失所的亂世[第2頁/共3頁]

1940年冬,老舍病倒了。很多人勸他改行,他卻不肯分開文協和手中的筆。因為他所能做的編輯、西席、官員都有誤於寫東西,單要有氣,就決不放棄文藝。1941年8月,在老朋友們的美意聘請下,老舍飛到昆明作了短期的遊學,到西南聯大等高校作報告,寫出了《大地龍蛇》。該劇不太儘人意,可它引出了《四世同堂》等钜著,開端了從文明的角度來反觀實際、停止攻訐的新路數。11月初,他告彆朋友,回到重慶,又回到貧病忙的景況中。1943年6月,老舍移居北碚,距重慶五十多千米,想寫長篇《火化》,成果勉為其難,累出病來,進了病院,做了手術。

又插手了作家戰地慰勞團,路過7個省二十多個地區,用時近半年,從1939年6至12月,把沿途見聞寫成一個長詩《劍北篇》,最後隻寫到三千多行,就寫不下去了。

為呼應“文協”提出的“文章下鄉,文章參軍”的建議,他不寫疇昔那樣的作品了,努力於淺顯文藝的學習、寫作,為鼓吹抗戰辦事,張揚功利藝術。同時,他交友了很多朋友,從每小我身上去學東西,學習他們的經曆、特長。朋友們乃至作了原型在小說裡呈現。

直到8月份,他的處境才稍稍好轉,齊魯大學來聘,老婆生下一女,出了院,老舍能先去濟南,再接家小。8月14日,日本仇敵從青島登岸,他焦心萬分,托朋友將妻兒送到濟南來。

而他除了心靈的痛苦,**的疲累以外,另有貧苦導致的血虛和營養不良,這些都嚴峻地傷害了老舍的安康。梁實秋回想說,當時候,“他又黑又瘦,甚為蕉萃,平常老是佝僂著腰,邁著四方步,說話的聲音降落徐緩,但是有風趣……對待誰都是一樣的馴良親熱,用心刻薄,以是他的分緣好”(拜見粱實秋在未知老舍已死時所寫的《憶老舍》。得知老舍歸天的精確動靜後,他又寫過一篇《憶老舍》。)

“七七”事情後,北平淪亡,老舍的母親就處身敵區了,恰逢老婆又臨產,青島危急,老舍內憂內亂,卻轉動不得。

1938年7月,武漢垂危,老舍等一行再度逃亡,8月14日達到重慶,一住8年,寫了大量的抗戰劇,如《國度至上》、《大地龍蛇》、《殘霧》等。

胡絮青就對他詳細描述了當時的餬口,各種人物的表情、嘴臉等,都是充滿豪情的細節,不想觸發和啟用了老舍不凡的設想力,將對北平人事風情的驚人體味,自如化進了構思:我餬口在北平,那邊的人、事、風景、味道,和酸梅湯、杏兒茶的呼喊的聲音,我全熟諳。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張彩色光鮮的丹青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的刻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三年寫作自述》,《老舍文集》15卷,430頁。)跟著胡絮青的報告,上百小我物活了,老舍活在了內裡,與他們的運氣、心態、精力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