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洛中之山甚是無趣[第4頁/共5頁]
從古至今,又哪有國無內患,官民皆豐,具有雄兵百萬,軍事科技超邁一時的政權,會那麼等閒就被內奸給打倒了的事理啊?
李矩有點兒茫然,便問:“為夫愚魯,還請夫人開釋。”
這是封建期間的常態,唯統治者的目光隻存眷都會而常常忽視村落,於村落也隻存眷縉紳和所謂的“鄉賢”而常常忽視小民百姓,纔會生造出亂世圖景來。所謂“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私家起碼也得是小地主啊,小農、耕戶能吃個半飽就算僥天之倖了!
李矩還想再勸,卻被衛夫人暗中扯了扯他的衣袖,隨即笑道:“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既然逸少、稚恭慕仁,夫君可使自往。”
總之小年青曹叡最喜好各種華而不實的花活兒啦,生搞出一大堆品級不異的國度級祭奠來,他也不嫌累……幸虧正始今後,權益漸移於司馬氏,天子難出洛陽城,這些祭奠活動就全都停了下來。
河北根基上算是安定了,孔萇已押來洛陽,處斬於市,朝廷於冀州各郡縣皆命守令,且調運糧秣前去施助流民,即便另有些許盜賊,信賴也很快就能完整敉平了。
衛夫人悄悄歎了口氣,就說:“今南北分途,長江為隔,彼在洛陽,如人質,如囚徒,其父兄皆在江南,逢此嘉日,豈有不想望之理啊?乃欲南向登山,遠眺長江,雖不能見,聊舒渴懷也好。”
當然“亂世人不如犬”,但封建期間,即便治世,多數布衣百姓也一定能比貴家之犬過得好……後代收集上常有歌頌北宋國富民豐的,說趙家固然外戰憋屈,卻能將複土定疆的精力應用到民政上,使得府庫充盈,販子富強……
你覺得王小波、李順,鐘相、楊幺,另有方臘,不算汗青上稀有的農夫叛逆嗎?非得囊括天下,終究毀滅舊朝,纔算是老百姓貧寒饑荒,活不下去啦?
三月三日為上巳日,乃是傳統的節日。
華朝肇建,對於這路事兒天然也有爭辯,首要啟事就在於,曹叡當初搞那一套是偏向於鄭學的,晉朝的簡化版反倒是王學“謬說”。
言下之意,我想望江南的山川啊,且即便過往在長安的日子,也比現在在洛陽要舒心很多了。
庾翼撇一撇嘴道:“這那裡能夠稱之為山?不過一小丘罷了。洛中自有山,在城北也……”這指的當然是北芒山啦——“然以弟看來,洛中之山固然蔥蘢,論雄峻卻不如關中之山,論清秀,又不如我……又不如江南之山了——此番出遊,甚是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