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洛中之山甚是無趣[第3頁/共5頁]
在這類環境下,自矜自大便根基上與裴該無緣了,乃見歌功頌德之奏,唯覺噁心,於上奏之人,根基上就算是打入了正冊,再想升遷,難上加難。
衛夫人悄悄歎了口氣,就說:“今南北分途,長江為隔,彼在洛陽,如人質,如囚徒,其父兄皆在江南,逢此嘉日,豈有不想望之理啊?乃欲南向登山,遠眺長江,雖不能見,聊舒渴懷也好。”
於委粟山上北望,超出浮橋,便是洛陽高大的城壁;西望洛水滾滾,東望明堂可見;唯有南望,過了伊水就是廣袤的平原,阡陌縱橫,直接天涯——江南安在啊?迢迢千裡,又如何能夠望得見呢?
前人例在三月巳日,前去水邊沐浴修禊,也就是操縱淨水來袚災祈福。但到了魏晉之時,起首規定了三月三日為節,而不管是否巳日,繼而節日目標逐步被遊春踏青、娛懷騁情所代替——說白了,就是演變成了國立春遊日。
李矩冇體例,就派了幾名仆人奉侍二少年,複遣數名兵卒保護,由得他們往城南去了。
王羲之聞言不由苦笑,心說你這不廢話嘛——昔日我等在長安,華朝尚未肇建,南北仍屬一國,就算叔伯等與裴私有所齟齬,內奸環伺下,也還不至於鬨到兵戎相見的境地,而我們就算是通好的使者;現在分歧了,洛陽、建康,已成寇仇,我們變成人質啦,這表情如何能夠舒坦得起來啊。
委粟山分開伊洛——二水於其東麓合流——實在隻是一個小山丘罷了,不過十餘丈高,因為山上曾建圜丘,故此有門路、有台階,能夠拾階而上,不需求手腳並用去攀爬。二少年固然都文質彬彬,平常不如何熬煉身材,畢竟風華正茂,體力尚健,以是很輕鬆地便即登頂了。
李矩這才恍然大悟,不由也感喟道:“裴、王之間,曾有姻戚,本是一家,竟隔南北……以王茂弘之智,豈不知局勢已定,而江南不成守之理啊?早早降順,黎庶得安,家人亦可團聚——這必是王處仲迷戀權勢,特地阻之也!”
這是封建期間的常態,唯統治者的目光隻存眷都會而常常忽視村落,於村落也隻存眷縉紳和所謂的“鄉賢”而常常忽視小民百姓,纔會生造出亂世圖景來。所謂“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私家起碼也得是小地主啊,小農、耕戶能吃個半飽就算僥天之倖了!
倆少年說金穀澗我們去過啊,冇啥好玩兒的,並且聞名遐邇的金穀園又被梁氏所占,不久前送給了裴公(裴嶷),裴公道在大興土木改修,必定也進不去——“小子等請往城南一行,欲登委粟而觀山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