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不答[第3頁/共5頁]
周撫就在中間,隨時存眷著父親的狀況——因為老爹當日吐血是真的,厥後精力倦怠,飲食有趣,這才隻能謀其大略,把兵權交到本技藝上,那也是真的——見狀倉猝探身,伸手攙扶。就聽周訪彷彿在自言自語地說道:“我力已竭矣……既得隴,豈敢複望蜀乎?”
在入南鄭的時候,楊虎命城中百姓全都出來,燃香敬酒,拜伏道旁。周士達誌氣昂揚,策馬而入城門,但是俄然間就感覺麵前一黑,身子不由得晃了一晃……
隨即王敦和周訪也各有奏上,相互攻訐,群臣全都右周訪而左王敦——詳細環境固然尚未調研,難懂曲直,但周士達纔剛拿下漢中啊,立下如此大功,就算有點兒小錯誤,也能夠含混不計了吧;反倒是王處仲,先不能搶救巴東,複不能攻陷蜀地,僅僅跟巴氐見了一仗,雖雲大捷(當然是扯謊了),卻不得寸土,那你又有甚麼臉麵彈劾周訪呢?
先把祖約在朝中是如何驕橫放肆、壓逼同僚等事,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然後他們就規勸說:“朝廷實無減弱祖氏之意,是故欲去士少,先征士言。介弟士稚為朝廷股肱之臣,外破胡而內在朝,功高社稷,天下瞻仰,然恐畢生功業,將儘為士少所敗。士言忠誠人,前去洛陽,必能彌合祖氏與百僚間的乾係,安保家門,而若任由士少妄為,誠恐禍及全族啊。
對於此番成漢來使,祖納建議“不答”,他給出的來由是:
是以裝模作樣辯白了幾句,也便後退一步,從了祖納所言。洛陽朝廷就此對於劉粲和李驤的來信,全都置若罔聞,毫不表態,隻是寵遇來使,送其歸去罷了。
呂氏家屬本來好好的能夠善輔劉氏,世代烜赫,卻因為出了那麼幾個混蛋敗家子兒,導致一朝覆亡,這但是前車之鑒哪。現在的祖約就比如呂產、呂祿普通不堪,那你身為兄長,莫非不想著挺身而出,挽救家屬,以免將來產生甚麼不忍言之事麼?
最後所言“澤、釋”,是指漢初呂後的兩個兄長——呂澤、呂釋之——二人同為漢將,幫手高祖,底定天下,因功封侯;所言“產、祿”,則是指呂澤之子呂產,和呂釋之之子呂祿,二人乃是呂姓諸王的領袖,卻因為擅權攬政,乃至有篡位之嫌,而終究被周勃、陳平所誅滅。
歸正隻是交際罷了,小題目嘛,不贏屋子不贏地的,就臨時從了祖納,又打甚麼不緊?
“比方澤、釋之業,因產、祿而敗,豈不成惜?”
——————————
“與其如此,欲皋牢而反易重其叛意,不如不答。譬若二人相爭,彼如咄咄逼人,我固當反擊之;若已見頹勢,徒逞口舌之利,追求暫退,我乃可冰臉示之,不與交言,反將使彼莫測高深,不敢妄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