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野火燒不儘[第3頁/共5頁]
裴該一梗脖子,一挺胸脯,雙手一攤:“我輩士人,讀聖賢書,自當誠篤立品——實不會做偽,不會誆人!”
石勒剛想說你誇耀典故還不敷,竟然開端作詩了?我哪兒懂甚麼詩啊?但是裴該隨即吟詠了四句詩,倒是很淺顯易懂,就連石勒也不消解釋就明白了——
石勒讓張賓複書說:“蒙城初下,所收苟道將士卒五萬餘,未及整訓,本不當輕騎遠出。因慮王公身陷險境,勒乃奮攘而起,倉促往援也,然不敢久淹……公如成心,可請北上己吾一行,勒當與道將灑掃以待。”
張賓點頭說“難”——“項關險要,以乞活的裝具,定是攻不下來的。且劉瑞若能殺王彌而並其眾,反成我軍親信之患——王彌可麻痹之,乞活與我仇深似海,恐難計取。為今之計,不如應允王彌,揮師南下助剿……”
“明公常以王彌為憂,而彌在項關,等閒難下,不如暫允其請,合攻劉瑞,劉瑞敗則王彌必定信我不疑,到時候便可將其誆進項關,便利行事了。”
王讚接著信,先就皺眉發楞:這以墨為封,又是那裡的講究了?隨即翻開信來一瞧,裴文約這是拒人於千裡以外的意義啊……等等,既然如此……墨封?!
張賓點點頭:“我知之矣。”隨即一挑眉毛:“裴郎,何不與彼等虛與委蛇……”
石勒說我大抵明白了,“假途伐虢”的故事你是跟我講過的。
刁膺則說:“王彌為國度重將,名位尚在明公之上,豈可擅殺,就不怕天子懲罰麼?”張賓持續點頭:“既知王彌為國度重將,不成擅殺,又豈能擅捕?擺佈是罪,不如殺之以絕後患,若捕之以送平陽,天子赦其無罪,又當若那邊?”要怕結梁子,最好的體例就是把對方給宰了,天然一了百了。
“天然該是西南風,好送明公直上東北——邯鄲、襄國之約,裴郎可還記得否?哈哈哈哈~~”
石勒又望向裴該,裴該還是老話:“張君所言是也,願主公服從。”石勒一個勁兒地要求,你再多說幾句唄,彆那麼鄙吝,裴該想了一想,便道:“我有一詩,主公請聽……”
張賓倒是也風俗了,當即就給出瞭解釋:“一如經商,將求利潤,必先投資,是謂‘欲取先與’也。如昔晉獻公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滅虢後複攻虞,馬、璧又重歸晉室——亦此謂也。”
劉瑞正在寧平城以南與王彌軍相攻,俄然間腹背受敵,當場就傻了。再加上從苦縣經寧平城直抵項關,這一百多裡間除了一條沙水外,幾近一馬平地,正利胡騎馳騁,是以甫一接戰,“乞活軍”便全線崩潰,劉瑞單槍匹馬衝出重圍,逃回譙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