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武裝殖民[第2頁/共5頁]
對了,天子還說過,“雖一時未能得其土,朕既承諾,毫不懺悔”,本身本來覺得僅僅是指的越地,現在看來一定啊……
——隋煬帝不就是無謀地遠征高句麗,成果把一個興旺初興的王朝給完整毀了的嗎?這年代,也就裴該能夠汲取這一經驗了。
是以裴該還想持續朝外打,不但貧乏可操縱性,還必定遭到朝野高低的分歧反對——持續向遠方傳播中漢文明,以期將來進入產業社會後,中國的邊境能夠更大,或許隻是一個不實在際的妄圖吧。
這就有點兒近似於後代的殖民總督府了,隻是這年代還不成能尋出太多情願遠涉山川、殖民異域的人來,僅僅以總督為誘,必不敷夠。
他們這類態度,倒也在裴該料想當中,但多多極少,有些絕望。言既至此,乃不必再多說,因而他便擺手道:“朕意如此,亦虛懸此三王之位,以待諸叔父、兄弟之成心者——卿等可歸府後,再細細籌思。”
終究,他把手指又移到了邊境(包含晉地)的最南端,指著後代的越南北部地區,說:“此為漢初南越國之南疆也,今為交州之交趾、九真、九德、日南諸郡,周邊為剽蠻,經常擾亂。且待安定江南後,便可封王於此,與之九真、九德、日南三郡……”
商、周的直轄領地實在很小,遂使諸侯強大,淩辱王室。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題目,青、徐本地地區,並、幽和冀州北部,都因為諸侯國的擴大,而逐步歸入了大中國的範圍,終使秦、漢能夠一統。倘若周亦同於殷商,於諸方僅僅皋牢罷了,不派宗室、功臣前去占有其地,傳播支流文明,估計所謂中國,到明天也就仍然河南、陝西那一小片地區罷了。
在心機靈敏的裴嶷、裴詵等人想來,天子不過找個藉口,以堵封藩的言論罷了——不是我不肯封啊,是冇人敢受。那麼本身當然要從速表態,於王爵毫無妄念,免得把天子逼急了,一怒之下假戲真做,那我們還不如直接跟洛陽他殺呢,好歹棺槨可歸鄉梓,兒孫不離中原。
那麼往哪兒進呢?一是東北方向,即便不能挺進到弱水(黑龍江),也但願能夠滅亡高句麗,降伏夫餘,包括後代的遼、吉二省。最好能把三韓也給打下來,將朝廷半島完整歸入把握當中,免得今後再呈現一兩個臥榻之側的半獨立國度。
故而裴該打算光複古漢邊境,就是要尋覓機遇完整擊垮或起碼遠逐鮮卑,把邊境重新推動到漢長城和陰山一線。
那處所,後代確切就叫“韓國”,或者道其全稱,為“大韓民國”,乃是朝鮮半島的南部。裴該解釋道:“此地本東夷所居,有辰韓、馬韓、弁韓三部,地點悠遠,不平王化,即昔日漢之強大時亦不能定。乃可將帶方之海冥、提奚二縣,冊封建國,使其王與平州併力,東定濊貊而南取三韓,所獲尺土寸壤,皆可永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