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勢如破竹[第2頁/共5頁]
雄師就此浩大向東,但是當日晚間,忽有哨探來報,說火線兵馬阻路。劉丹驚問:“得非徐州兵乎?”來得還是真快啊。哨探回稟道:“不是徐州兵,看燈號似是……乞活。”
劉丹擺擺手:“即便殿下出征得勝,倒也一定會危及社稷——大單於之意,清楚是欲殿下為他先當敵強,他再乘其疲敝,一舉破賊建功。”隨即望向劉乂:“殿下,如果是以而方命不遵,大單於必定譖於主上,恐怕不測之禍就在麵前。若服從從征,或許倒另有一線的但願……”
河陰棄守的次日,劉乂帶領著大群老弱殘兵,贏糧負草,也到達了河陽,與劉丹彙合,隨即持續東進,去攻懷縣。懷縣守將郭默就是河內本地人,出身寒微,因為壯武有力,弓馬純熟,而被太守裴整召為督將。厥後裴整為劉聰、劉曜等擊破,降胡而為尚書左丞,郭默率其殘部築塢自保,並且帶著數條漁船抄掠東逃的行旅,漸成钜富,四方流民來投,所部三四千人,進屯懷縣。
劉丹本是劉淵的族弟,跟從起兵,四方轉戰,固然冇有甚麼豐功偉績,畢竟戰陣經曆很多了,也算胡漢國中老將。他為劉乂運營,重點就是一個“快”字,必須得從速東進,攻打河陽,不然若等祖逖進了河南,你就不好避開劈麵之敵,去側麵打裴該了;而如果讓裴該與李矩順利會師,在滎陽郡內站穩腳根,就算去了,也一定還能有勝算。
“若僅僅不得立還則罷了,隻怕不測之禍就在麵前,殿下該當早為之備。現在諸王年齒尚幼,十七營之兵能夠等閒篡奪;相國輕浮,遣一刺客便可取其性命;大將軍(劉聰子渤海王劉敷)每日出城弋獵,其營也可襲而有也。隻要殿下成心,則兩萬精兵立時可得,便即擂鼓以攻雲龍門,宿衛之士孰敢不背叛相迎?大司馬(劉曜)在外,不敷為慮也。”
趙固還在胡漢軍中的時候,曾經接管過劉丹的帶領,對劉丹非常畏敬,是以劉丹率領七八千馬隊澎湃殺來——固然大半是氐、羌的雜騎——趙固當場就慌了,倉猝遣使向河陰的荀組和懷縣的郭默求救。但是救兵還冇趕到,劉丹的勸降手劄就射入了城中,欣喜趙固,說你若肯歸降,不是降大單於,而是降皇太弟,有皇太弟做背景,還怕大單於將來重提早事,對你倒黴嗎?
劉乂急派本身的東宮太傅崔瑋前去相國府提出抗議,劉粲卻連見都不見,隻命靳準出來對付,說太宰劉易和大司空呼延晏要率匈奴兵防堵北方的劉琨南下,皇城宿衛自不成動,新設十七營(輔漢,都護,中軍,上軍,輔軍,鎮、衛京,前、後、左、右、上、下軍,輔國,冠軍,龍驤,武牙)也必須留鎮京師,底子就不成能派給你啊。兵就這麼多了,愛用不消——莫非皇太弟籌算抗旨不遵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