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三章 技術瓶頸[第2頁/共4頁]
對蘇聯的電子技術短板,之前龍雲就吃過如許的虧,印象當然是非常深切。他偶然候還思疑過,利用迷g-29的時候打出去的r-27導彈戰績如此之差,這內裡敵機勝利躲避的成分到底有多少?
蘇聯的電子技術一貫是其兵器體係的短板,彆的不說,線形美好的su-27就是因為那幾近一噸重的巨大n001雷達體係才變得如此身形龐大,用兩台當時推力幾近逆天的al-31f才氣推得起來,然後垂直矯捷性還是和f-15有必然差異。至於導彈方麵,以龍雲之前的作戰經向來看,已經投產逾十年的r-27、r-73都時不時的出毛病,至於麵前的這類先進導彈那恐怕更是連想也彆想。
如許的導彈,彆說是一九九六年的蘇聯,就是當時的電子科技程度天下第一的美國,那也休想能仿造出來。
莫非要就此放棄?主動雷達製導導彈,那但是發射後不管的空戰利器,龍雲當然是極其巴望能夠用上的。不可,得再想想體例!
悄悄躺在超聲掃描儀裡的導引模塊,固然能夠從螢幕上清楚察看到內部佈局,但是這些在當前科技程度下平平無奇的零部件和總成,放到疇昔那都是實足的奇怪物。
有了之前和“三角旗”安德烈少校的交換,龍雲並冇有要看扁蘇聯的電子產業部分,他在想如果是原汁原味的r-77,估計還是能夠小批量投產試用;但是麵前如許的整合貨品,那必定冇有一點但願。
總之,考慮了半天,龍雲得出的結論就是一個:擺在麵前的這類高科技導彈,毫不是蘇聯當時的電子程度能夠製造出來。
和初期軍隊利用的導彈不一樣,比賽用導彈的拆卸冇有甚麼難度,對比申明書玩弄一番公用東西,兩人很快就把由電瓶車送來、安排在實驗台上的乳紅色碩長pl-12導彈拆成了多少艙段。
彆的不說,單就pl-12導彈彈體前部整流罩內的導引頭來講,龍雲之前固然冇有見過什物,但是收集上的圖片是看過:狹小的圓柱狀模塊內塞滿器件,前部另有直徑靠近彈徑的小型平板縫陣天線,龍雲對導彈導引模塊還是非常熟諳的。
在航空練習基地的電子設備檢測中間,填寫了一份表格、在網上做了記錄,龍雲和劉威就獲得了拆卸答應,被答應在檢測中間的嘗試室裡停止導彈拆解檢測。
“可不是,如許本錢當然低了。話說,我們就是拆開也冇用,內裡就這麼點東西、冇甚麼好研討的;要說竄改導引法度,冇有燒錄器的話也灌不出來啊。”
而換個角度去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蘇聯,電子技術到底是甚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