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驚心動魄!驚世駭俗!驚天動地![第1頁/共4頁]
“是——爵相睿見!”
“那些個‘京油子’,兜裡或許冇有一個大子兒,家裡的米缸,也早就見了底兒了,但是,你若真給了他三百兩銀子,說不定1、兩天以內,他就能找處所——賭場、煙館、酒樓、劇場、八大衚衕——將之花的光光!”
趙烈文一笑,“爵相見笑!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名之狀之了!”
趙烈文沉聲說道:“神機營!”
“第二,康、雍的時候,淺顯旗人的日子——非論京八旗還是處所駐防八旗,到底還冇有像道、鹹時候的那樣糟糕。”
“其一,名正言順。”
*
“第一,不該先從京八旗動手。”
“除非——你不以此‘根底’為根底,不以此‘國本’為國本!”
“第三,東北間隔北京,說近不近,但是,說遠也不算太遠——這條後路,斷的彷彿就不是那麼潔淨了。”
“最妙的是,”趙烈文目光灼灼,“如此幾無可描述之舉,在局中人而言,倒是順理成章的——誰叫神機營涉嫌謀反於先、違背聖旨於後呢?換一個朝代,或者‘上頭’換小我——比方秦皇漢武,碰到這類景象,那還不殺的人頭滾滾?冇殺完的,也得發到大漠邊兒上去啃沙子吧?”
王介甫,即王安石,字介甫。
頓了頓,“實在,八旗的弊端,早在康、雍年間,就已經很較著了,世宗憲天子亦曾嘗試鼎新,但是,以他的魄力,亦隻能如爵相所言,‘淺嘗輒止,不了了之’。”
“再者說了,一家三百兩,已經是一筆龐然钜數了,軒邸再神通泛博,到底不能屙金溺銀啊!”
“這真是奇招妙想!如此一來,儲存旗人身份的同時,那份旱澇保收的賦稅,完整的斷掉了!——曆康、雍、乾、嘉、道、鹹六朝而不成解的活結,一下子就翻開了!”
“這真恰是一個活結!”
曾國藩一笑。
“第三,將‘買斷旗齡’的旗人,十足送到東北去。”
“民為國本——我覺得,這四個字,對於軒邸,實實在在,無一字虛設,貳心目中的‘國本’,就是‘民’!”
“京八旗呢?”
“就這麼一向擱著嗎?總也不去動他?”
“神機營選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及前鋒﹑護軍﹑步軍﹑火器﹑健銳諸營之精銳者充之——”趙烈文說道,“一句話,這三萬餘人,乃是薈京八旗精煉於一營!黜神機營‘出旗’,即是全部京八旗的‘精煉’,被一鍋兒端了!”
“嗯……確切!”
“實在,你說的並不錯——”曾國藩說道,“實話實說,初初收到這個動靜的時候,我亦有瞠目結舌之感!”
曾國藩沉吟半晌,終究悄悄的點了點頭。
“目下觀之,處所駐防八旗的鼎新,已經能夠算是勝利的了!”
“為了一碗水端平,朝廷也不成以進步‘買斷’京八旗‘旗齡’的代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