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論語 - 第5章 論語為政(2)

第5章 論語為政(2)[第1頁/共5頁]

【評析】

【原文】

④施於有政:施:一作實施講;一作延及講。

①罔:利誘、胡塗。

【評析】

②對曰:《論語》中記錄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答覆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

2.19 哀公①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②:“舉直錯諸枉③,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平。”

信,是儒家傳統倫理原則之一。孔子以為,信是人立品處世的基點。在《論語》書中,信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信賴,即獲得彆人的信賴,二是對人講信譽。在前麵的《子張》、《陽貨》、《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品德。

子張問孔子:“此後十世(的禮節軌製)能夠預先曉得嗎?”孔子答覆說:“商朝擔當了夏朝的禮節軌製,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能夠曉得的;周朝又擔當商朝的禮節軌製,所拔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能夠曉得的。將來有擔當週朝的,就是一百世今後的環境,也是能夠預先曉得的。”

【註釋】

【譯文】

【評析】

孔子說:“不是你應當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奉承。見到應當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評析】

【譯文】

④臨:對待。

魯哀公問:“如何才氣使百姓從命呢?”孔子答覆說:“把樸重忘我的人汲引發來,把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從命了;把險惡不正的人汲引發來,把樸重忘我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從命統治了。”

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辨彆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搭,不能與大多數人和諧相處;而君子則分歧,他胸懷廣漠,與世人調和相處,從不與人相勾搭,這類思惟在明天仍不失其主動意義。

【評析】

【註釋】

2.18 子張①學乾祿②,子曰:“多聞闕③疑④,慎言其他,則寡尤⑤;多見闕殆,慎行其他,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此中矣。”

【評析】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搭,小人與人勾搭而分歧群。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觀點,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朱紫格的標準。《論語集解》注:義,所宜為。合適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勇敢,英勇。孔子把“勇”作為實施“仁”的前提之一,“勇”,必須合適“仁、義、禮、智”,纔算是勇,不然就是“亂”。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誨學的嚴峻進獻之一,他以為,不竭複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能夠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體例不但在封建期間有其代價,在明天也有不成否定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常常都是在疇昔所學知識的根本上生長而來的。是以,溫故而知新是一個非常可行的學習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