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呂氏春秋 - 第3章 季春紀第三

第3章 季春紀第三[第3頁/共4頁]

四曰:主道約,君守近。太上反諸己,其次求諸人。其索之彌遠者,其推之彌疏;其求之彌強者,失之彌遠。

是月之末,擇穀旦,大合樂,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

五曰:天道圜,隧道方。聖國法之,以是立高低。何故說天道之圜也?精氣一上一下,圜周龐大,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故說隧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隧道方。主執圜,臣處方,方圜不易,其國乃昌。

何謂反諸己也?適耳目,節嗜慾,釋智謀,去巧故,而遊意乎無窮之次,事心乎天然之途。若此則無以害其天矣。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故知一,則應物竄改,闊大淵深,不成測也;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成息也,豪士時之,遠方來賓,不成塞也;意氣宣通,無所束縛,不成收也。故知知一,則複歸於樸,嗜慾易足,取養節薄,不成得也;離世自樂,中情潔白,不成量也;威不能懼,嚴不能恐,不成服也。故知知一,則可行動當務,與時周旋,不成極也;舉錯以數,取與遵理,不成惑也;言無遺者,集肌膚,不成革也。讒人困窮,賢者遂興,不成匿也。故知知一,則若六合然,則何事之不堪?何物之不該?譬之若禦者,反諸己,則車輕馬利,致遠複食而不倦。昔上世之亡主,以罪為在人,故日殛斃而不止,乃至於亡而不悟。三代之興王,以罪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乃至於王。

圜道

是月也,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乾、脂膠丹漆,無或不良。百工鹹理,監工日號,無悖於時,無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

行之是令,而甘霖至三旬。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國有大恐;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沈陰,淫雨早降,兵革並起。

三曰:湯問於伊尹曰:“欲取天下,如何?”伊尹對曰:“欲取天下,天下不成取;可取,身將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儘去,及其天年。此之謂真人。

儘數

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謂之疾首。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將之以神情,百節虞歡,鹹進受氣。飲必小咽,端直無戾。

日夜一週,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與角屬,圜道也。精行四時,一上一下,各與遇,圜道也。物動則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雲氣西行,如此然,冬夏不輟;水泉東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滿,小為大,重為輕,圜道也。黃帝曰:“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以言不刑蹇,圜道也。人之竅九,一有所居則八虛,八虛甚久則身斃。故唯而聽,唯止;聽而視,聽止:以言說一。一不欲留,留運為敗,圜道也。一也齊至貴,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終,而萬物覺得宗。聖國法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號令。令出於主口,官職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氣,遂於四方,還周複歸,至於主所,圜道也。令圜,則可不成,善不善,無所壅矣。無所壅者,主道通也。故令者,人主之所覺得命也,賢不肖、安危之所定也。人之無形體四枝,其能使之也,為其感而必知也。感而不知,則形體四枝不使矣。人臣亦然。號令不感,則不得而使矣。有之而不使,不若無有。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湯、武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