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係研究 - 第二節 “五一三”事件的過程及影響

第二節 “五一三”事件的過程及影響[第2頁/共10頁]

1969年種族動亂產生後,國度加強了社會心識節製,並視此為連合百姓、同一思惟、實現國度共鳴的一個手腕。為此,在1970年8月30日的國慶日,國度元首正式公佈了指導百姓思惟扶植的“國度原則”(Rukun Negara),共由五大“信條”構成:信奉彼蒼( Belief in God)、忠於君國(Loyalty to King and Country)、保護憲法(Sanctity of the Constitution)、尊崇法製(Rule of Law)和培養德行(Good Behaviour and Morality)。這是一個建立在伊斯蘭哲學根本上的思惟原則,此中,信奉彼蒼是宗教原則,要求信民遵循教義;忠於國君為國度原則,要求臣民愛國;保護憲法為軌製原則,要求民主國度的百姓實施任務和任務;遵循法製是社會原則,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遵紀守法;增養德行是小我原則,要求每小我標準自律。在此根本上,1971年又公佈了“國度文明原則”,內容包含:國度文明應以土著為主;其他文明中合適及得當之項目,可被接管為國度文明的一部分;回教是塑造國度文明的一部分。

第三,《1948年反煽動法》之訂正。

1969年“五一三”事件之產生,自聯盟當局建立以來並不是一個伶仃事件,但倒是最嚴峻的一次,是以也就成了當代馬來西亞史(當然也是馬來人與華人乾係史)的一個首要的分水嶺。這之前曾產生在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的族群牴觸事件,如1959年5月產生的Pangkor島事件、1964年7月產生的Bukit Mertajam區事件、7月和9月產生的新加坡事件、1965年初期產生的吉隆坡事件以及1967年11月和1969年4月產生的檳城事件等。這些事件多數集合產生在1964年至1969年的兩屆大選之間,申明這期間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的乾係是在一種較為嚴峻的狀況中度過的。

1、導火索:1969年大選與種族課題被炒作1969年天下和處所推舉,因為反對黨陣營的相對龐大和呈現了某種結合趨勢(首要指以華裔族群為根本的反對黨),使聯盟黨麵對著前所未有的威脅和壓力。在大選前的競選活動中,各黨派諸多不負任務的表示中,就包含對海內族群題目的炒作,當然這與馬來亞/馬來西亞的族群政治是分歧的,同時也恰好反應了大選前夕海內族群題目凸起的實際環境,而統統首要的族群題目,如馬來人的特權、馬來人的經濟社會生長相對掉隊、華人的說話和教誨諸題目,終究又無不與政治題目相乾,或本身就是政治題目的一部分。對於華人等非土著族群而言,獨立後他們在馬來亞/馬來西亞碰到的各種題目,歸結起來都與國度認同――馬來化的國度認同這一政治題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