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民國大文豪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距離

第三百四十八章 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距離[第1頁/共3頁]

此行是為斥地經中亞通往中國的航路做氣象探險,並帶來一支由分歧學科科學家構成的大範圍遠征隊,首要摸索戈壁戈壁和蒙古等地。

1921年7月1日又新增了北平到濟南段,不過因為戰亂很快就停飛了。

瑞典學院的院士們對他的建議固然感到震驚,卻又不失興趣。感覺提名中國作家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並非不成接管。

隨後,他又提到了胡拾和林子軒,並給出了本身的評價。

但是,高本漢不但對梁啟朝等人選不予支撐,乃至對推舉中國候選人底子不看好。

瑞典人高本漢在中國的時候研討的是漢語語音,他是說話學家,很少打仗中國新文學。

“但我偏向於梁啟朝,因為他更具代表性。”他在信中如此說道。

斯文赫定在複書中對候選人做出了申明。

不過,斯文赫定遭到高本漢的影響,對提名中國文學家入圍諾貝爾獎的興趣淡了很多。

“起首能夠考慮的是文學作者,也就是根據設想力創作者,其次是那些對現有質料停止加工的作者,或者哲學家。”

比如。丁聞江就和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有過合作。

這是1924年,林子軒在西方文壇還處於嶄露頭角的階段。

這一次,斯文赫定來到北平,德國漢學家衛禮賢已經返國了。

並且,斯文赫定考查的恰是中國的西北地區,也就是甘肅和新疆一帶。

甘肅的敦煌文獻恰是被以考查為名的本國粹者給盜走的,有了前車之鑒,不免惹人生疑。

1926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

說實話,即便是中國開通了國際航路,林子軒也不敢坐飛機到外洋,想想徐至摩的例子就曉得,飛機有風險。乘坐需謹慎。

1924年11月中旬,斯文赫定在給衛禮賢回德後的第一封信裡,談及了提名中國作家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假想。

這兩位漢學家實在都不如何靠譜。

顛末不竭鼓吹,中國粹術界現在對本國粹者前來考查非常敏感。

北平一彆,兩人始終保持動手劄來往。

這是斯文赫定第四次來到中國了,對於此次探險,他需求獲得中國官方的同意。

1919年2月8日,飛機從法國的巴黎穿越英吉利海峽,到英國的倫敦。

這和林子軒有點乾係。

斯文赫定是最早想把中國文學推向諾貝爾文學獎的本國人。

林子軒看到了報紙上的報導,他支撐北平學術界的抗議行動,即便是北洋當局同意了,考查行動也需求接管中國粹術界的監督。(~^~)

“就我所見,不管在敘事文還是詩歌方麵,中國尚未出世任何首要作家。假定梁啟朝、章泰炎和胡拾等人的最優良的作品翻譯成西方說話的話,固然這些文章對中國人很首要,但底子不會獲得賞識。我是以以為,目前底子冇法找到任何一名諾貝爾文學獎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