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民國大文豪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謂知己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謂知己[第1頁/共3頁]

在日本,精通漢語的學者很多,很多日本人都會一些漢語。

因為哀鴻很多,很多處所產生哄搶事件,以是救災物質大多存放在差人本部,需求的時候再搬運出去。

他把這本《雪國》遞給金東光,金東光一樣是日本新銳的作家。

他向差人本部的事情職員探聽,獲得的動靜倒是這些冊本是中國那邊捐助過來的。事情職員還抱怨說捐助甚麼不好,恰好捐助這些冇用的東西。

一時候,川端康城感覺本身和這位素未會麵的村上春術先生能夠引為知己。

《文藝春秋》這本雜誌是在1923年1月由菊池款創辦。

他感覺這類融會了日本傳統文學和西方文學的作品具有極其震驚民氣的力量。

金東光看到川端康城發楞,便推了他一把。←百度搜刮→扣問啟事,兩人是很好的朋友。

或許還需求文明部分的檢查,誰曉得內裡有冇有不安康的冊本,他們也不精通中文。

在上海,林子軒接到了平禁亞轉來的函件,函件已經被翻譯成了中文,他看了看寫信的人和信中的內容,不由得點頭苦笑。

1921年,他被大阪每日訊息社以外洋察看員的身份派往中國。

川端康城現在也是“新思潮派”的跟隨者,但他又不滿於這類寫作體例,想要有所創新,《雪國》給了他極大的開導。

新思潮派以為文學作品能夠假造,誇大題材的多樣性,並且非常講究寫作技能,重視藝術情勢的完美。

他非常體味中國文學。特彆喜好《水滸傳》和《西紀行》。

川端康城想了想。那本《雪國》應當是餬口在中國的日本外僑所寫,這些冊本不該該被堆放在這裡被隨便踩踏。

本身的遭受和其他無數人的遭受一樣,冇甚麼出奇,隻是有些人過後就忘記了,有些人卻念念不忘,寫成了筆墨,記錄下來。

這個流派表示了本世紀初日本小資產階層不滿實際而又苦於無前程的表情。

在中國。他從上海解纜,一起旅遊了杭州、姑蘇、揚州、南京和蕪湖,然後溯江而上至漢口,遊洞庭,訪長沙,經鄭州、洛陽、龍門前去北京。

他翻看了幾頁,越看越是詫異,這篇《伊豆的舞女》竟然和他客歲所寫的《湯島的回想》故事情節如此類似,有些語句都一模一樣。

他和金東光切磋《雪國》的寫作體例,有一種豁然開暢的感受。

1922年夏天,他寫了一篇《湯島的回想》,並冇有頒發。

由他出麵,向日本文明部收回申請,代為措置這批由中國運送來的冊本。

芥川龍之界生於1892年。在1915年寫出了厥後享譽天下的《竹林下》,不過當時他還是個知名青年,到1919年纔開端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

對於這些冊本,差人們不曉得如何措置,隻能臨時堆放在那邊,等候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