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1頁/共5頁]
自從多爾袞死了以後,局麵就幾經劇變,固然這大清國還具有泛博的國土,實在早就崩了。作為氣力做薄弱的一支,豪格成了大清國的“反賊”,踞於山西的“老三關”一帶,和大同總兵薑驤遙相照應,擺出的就是一副盤據西北的架式。
局勢崩壞成了這個模樣,大清國的風雨飄搖之勢已經較著到連瞎子都能看出來的境地。大明的三路北伐雄師氣勢洶洶,一起勢如破竹平推橫掃,的確勢不成擋。
“既然你們都不想說,那哀家就說道說道。”不緊不慢的飲了一口馬奶,太後說道:“前番彼蒼降警,你們說這是皇上失德,才導致局麵崩壞。哀家就聽了你們的,讓天子上了一份《罪己詔》。現在這《罪己詔》已經下了,又免了來年的賦稅,如何說也是體恤黎庶了吧?如何還是不管用?”
直接放棄各地,實在也是個不是體例的體例,總比把有限的一點兵力象撒胡椒麪一樣散落各處要好的多,起碼還能構成一個像樣的支撐點。
局勢都已經如許了,還能壞到那裡去?現在的太後真是心灰意冷,不做他想了。
說甚麼也不能直接退歸去,山海關就是最後的底線,絕對不成衝破,如果直接退到更北的處所,就完整垮台了。
對於這一點,連何洪森都很誠懇的表示了認同:“困守都城必定是守不住的,但如果把都城與薊州、遵化連成一線。以都城為橋頭堡,以薊州、遵化為連線,後踞雄關之險要,另有可為。如果直接退回到關外,就真的滿盤皆輸萬劫不複了!”
英親王阿濟格雖有幾萬人馬,但卻不敢等閒分開京畿,畢竟吳三桂的態度未明,還需謹慎防備。
清理冤枉這類事,冇有半年八個月的時候,底子就見不到效果。至於說大清國還能不能支撐到阿誰時候,那就是彆的一回事了。至於說減少賦稅……現在朝廷能夠統治的地盤兒已所剩無幾,行政號令底子就出不了都城,所謂的減少賦稅不過是一紙空文罷了。
就在剛纔,左夢庚和他部下的李國英、金聲桓等人俄然發難,幾萬雄師突襲英親王阿濟格部。阿濟格寡不敵眾,正帶領四千多人馬且戰且退!
底子就不等何洪森把話說完,中間那些個王公大臣就已經紛繁指責起來:“要照你這麼說,這仗再也不必打下去,不如把大清國拱手讓給李吳山好了。”
現在投降,不過就是大清國滅亡,重新回到甲申年之前的景象。如果直接退歸去,李吳山必然會窮追不捨,到時候滅亡的就不但僅隻是大清國了,那是要滅族亡種的啊!
“一派胡言!”
騷動的局勢,內部的爭鬥,已經快把這個女人給逼瘋了。
看著太後要回身拜彆,本朝的狀元公何洪森非常孔殷的大喊了一句:“太後,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