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五章 官員升遷[第1頁/共3頁]
毛維張在東江鎮這麼幾年,不能說冇有功績,起碼在拿下瀛洲島這個題目上,是有大功的。
不過,對於其擔負的東江鎮監軍禦史這個職責來講,那就冇啥可說的了。
武定伯馬世龍離職以後,近衛軍第一鎮都統製使的職位,由近衛軍第一鎮左副都統製使尤世祿升任。
因為,作為五軍都督府之一的水兵都督府,按照崇禎天子的欽命,正式肯定設在了天津府。
可惜的是,現在正帶著人馬在西北作戰,如許的人物,調返來放到京師都督府衙門裡,多少有點華侈。
除了當初跟著他前去斥地瀛洲鎮守府的陳繼盛、孔有德,算是被打上了他的烙印,離開了毛文龍的掌控以外,其他東江鎮的將領,遠居瀛洲島上的毛維張鞭長莫及,毫無影響力。
而梅之煥的甘肅巡撫職務,隻能臨時先空著了。
如許的人選,兵部一保舉上來,崇禎天子立即就同意了。
現在讓他以當月朔個七品禦史,短短三年以內,升任水兵都督府右護軍如許一個需求由巡撫轉任的高位,也算是一個賠償了。
且張可大這個左都督安插了水兵戰船的製作事件,倉猝趕迴天津,開端動手籌建水兵都督府衙門的同時,新的五軍都督府其他四府擺佈都督、擺佈護軍等武將文官的人選,也都肯定了下來。
與此同時,張宗衡的山西按察使一職,則由剿賊有功的浙江按察使司兵備副使淩濛初由浙江升任。
與近衛軍都督府內的擺佈都督、擺佈護軍分歧,邊衛軍都督府的擺佈都督、擺佈護軍,實在讓崇禎天子衡量了好久。
而侯世祿留下的宣府鎮總兵官的位置,則由宣府鎮副總兵鄧祖禹升任。
此時,身為甘肅巡撫的梅之煥,等因而無處可去,無民可管,也無政可理,隻能與甘肅總兵張嘉謨一起,帶著軍隊跟在袁崇煥的擺佈,一起圍堵擯除木速蠻亂軍亂民西進。
近衛軍畢竟是新軍,在此中任太高位的人未幾,並且間隔京師又近在天涯,擺佈都督的人選相對比較好挑選。
到最後,崇禎天子左思右想之下,邊軍都督府左都督的位置,還是挑選了宣府鎮總兵官掛鎮朔將軍印侯世祿。
不過,祖大壽帶著本來的大同鎮邊軍主力方纔移駐歸化城,將他調離歸化也分歧適。
而一向在內閣中樞任職的中書舍人呂大器,於實際政務能夠貧乏經曆,但是對於朝廷的大局,倒是高於凡人,特彆是每天守在內閣大臣與天子身邊,對於天子的各項設法,都很體味,讓他去東江鎮代替毛維張的監軍禦史,也是合適的。
至於水兵都督府的左護軍,則由移駐天津的直隸總督梁廷棟所兼任。
設在京師,當然便利天子、軍機處和兵部的管控,但是闊彆海岸,卻也會給水兵都督府的文官武將們,批示調劑和整閤眼下的各路海軍,帶來不小的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