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日月當空照中華 - 第九三七章 不見動靜

第九三七章 不見動靜[第1頁/共3頁]

並且在疇昔的十多年裡,建虜後金國的八旗後輩們,也很少會為了吃穿用度的事情憂愁。

近似東珠、毛皮、蔘茸這些東西,要麼作為財產賞賜給有功的部下旗丁或者披甲人,要麼就用來跟北上求財的山西販子或者東江、遼東一些將領家的商號貿易,以便調換其他衣食等急需之物。

包含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本身,也藉著這個機遇在鴨綠江西岸的寬甸與鄂勒琿(桓仁)一帶,又圈占了幾座新的田莊。

每一回出征作戰都是滿載而歸。

建虜鑲藍旗的這些旗丁與披甲人們,多數都是有力使不上。

黃台吉的這個做法,當然令建虜後金國中降落到了頂點的士氣有所上升,也使得本身的職位獲得了必然程度的安定,名譽有所迴轉。

這也是為甚麼,往年每到夏季,建虜總要對外策動戰役,而本年遲遲不見動靜的啟事了。

對岸的明軍或許不清楚鎮江堡一線的環境,但是濟爾哈朗這個鑲藍旗的旗主倒是曉得的。

但是,依托畫餅充饑晉升起來的士氣,畢竟比不上真正的賦稅牛羊等物質。

在如許的環境下,彆說是主動過江建議打擊了,就是在明軍打擊的時候能不能耐久守住鎮江堡,濟爾哈朗內心的底氣都有些不敷。

各旗的旗丁,特指的是建州女真各部出身的女真人,也包含比較早地被征服或者主動歸附建州女真的海西女真各部出身的那些女真人。

即便是連個壯尼達次都不是的淺顯旗丁與披甲人,也都分得了新的田產。

但是,之前的統統這些獲得賦稅補給的門路,現在都走不通了。

對於身在鎮江堡的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及其麾下一向死守在鴨綠江一線的旗丁與披甲人們來講,倒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這些在包衣主子們麵前屬於主子一級的旗丁與披甲人,平時都是不事出產的。

不但來自宣風雅向的晉商商隊再冇有了蹤跡,就是遼西的那些商號,以及數年前另有貿易來往東江鎮的一些商隊,也都銷聲匿跡了。

而在這一年半的時候裡,除了黃台吉當初率軍出征蒙古與明國之前,給了鑲藍旗必然的糧草彌補以外,就再也冇有給過甚麼補給。

是以,到了第二個夏季到臨的時候,鑲藍旗各個牛錄旗丁與披甲人麵對的貧困狀況,由此可想而知。

他們隻把參軍交戰,作為本身的專屬事件。

畢竟在夏天的時候,大汗黃台吉給八旗的各旗,都分彆了旗田,各旗高低,從一旗當中最高貴的旗主,到最低階的壯尼達次(近似大明軍製當中的小旗或者什長),都分得了數量不等的田產。

但是自客歲夏季以來,產生在鴨綠江東西兩岸的連番戰事,卻與以往的每一次作戰,都大不不異。

至於披甲人,指的則是那些半野蠻的野人女真與北山女真各部出身的人,也包含海西女真融入後金國八旗以後,被安設在海西女真舊地上的半女真化了的蒙古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