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全史:全兩冊 - 二十二、給想做的事找理由

二十二、給想做的事找理由[第1頁/共4頁]

連綿400餘年的大漢王朝終究結束了,它不但在中間被分為兩段,並且在最後的數十年裡墮入分崩離析,天子耐久成為傀儡,政權成為安排,這一次改朝易代確切是“天命所歸”。

中篇

這時,左中郎將李伏也上書說了一件事。

黃初元年(220)11月1日,魏文帝曹丕下詔分河內郡山陽縣1萬戶奉邑給漢獻帝劉協,封他為山陽公,劉協的四個兒子被封為列侯。漢室統統的諸侯王一概降為崇德侯,宗室原被封為列侯的一概降為關中侯。魏文帝規定山陽公在封地內能夠利用漢朝的正朔,也就是不必采取黃初的年號以及呼應的曆法,以是建安作為年號並冇有完整消逝,劉協在山陽又用了十四年。

山陽公劉協死於魏青龍二年(234),時年54歲,這一年諸葛亮歸天,也是54歲。山陽公夫人曹節又過了二十七年才歸天,她的彆的兩個姐妹環境不詳。

獻帝來到高廟,祭奠以後派禦史大夫張音持節,奉天子的玉璽前去曲蠡,要求禪位。但曹丕表示推讓,以為本身是個薄德的人,難以秉承大位。獻帝再次派人前來提出要求,曹丕再次推讓。

這一年的11月就應當是黃初元年了,魏文帝下詔追尊祖父曹嵩為太天子,追尊父親曹操為武天子,尊母親為皇太後,同時以洛陽為正式都城,於12月初,當月即駕臨洛陽宮。

左中郎將的品秩為比二千石,在軍中的職銜低於將軍、偏將,並非首要角色。李伏事蹟不詳,隻曉得他曾在漢中供過職,李伏說的事也與漢中有關。據李伏說,當年在漢中他熟諳了涼州人薑合,當時他客居漢中,此人精通讖緯之學,在關西一帶很馳名譽,有一次薑合對李伏說:“你將來必然要拜魏公,因為將來能安寧天下的是魏公子曹丕曹子桓,這是神靈的囑命,適應天時,也與讖言符合。”

典禮上,曹丕登台拜謝漢獻帝,以後接管臣民及使節的朝賀。以後祭六合、五嶽、四瀆,改國號為魏,更年號為黃初,曹丕成為新的天子,他身後諡號文帝,為便於瀏覽,本書上麵直接稱之為魏文帝。

張魯固然沉淪於道術,但向來不敢有易世自代的設法,啟事與此有很大乾係。劉備進入益州後張魯與部下會商將來前程,一部分人以為應當跟隨劉備,張魯活力道:“甘願做魏公的仆從,也不做劉備的來賓!”李伏說,張魯說這番話是他親耳所聞,據他察看張魯說的時候言辭誠心,完整發自內心,申明他對薑合的話完整佩服。漢中內附後薑合到了鄴縣居住,可惜已經病故。李伏說他曾把薑合的預言跟一些靠近的人多次講過,隻是機會未到,怕不應時宜,以是冇有公開,現在看到吉祥頻現,日月已至,上天有命,故而講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