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賜字[第1頁/共4頁]
荀貞聽出了話頭,荀緄明天召他來,看來是為了敲打敲打他,免得他因略有雋譽便對勁失色,因此便順著他的意義,說道:“《尚書》雲:‘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貞既知遠不及仇季智,又服膺先賢之言,是以婉拒了縣君。”
……
“是的。”
“人要衣裝”。荀貞的根柢本不差,荀氏的基因好,高陽裡諸荀皆邊幅堂堂,他本來穿戴亭長的服飾時已然不俗,此時換了長衣博袖的儒服,腰間束帶,高冠絲履,更是令人麵前一亮。
荀貞是族兄,以是他下拜的時候,荀彧也跟著下拜了,聞言起家,拿了一個坐塌過來,請荀貞坐上,本身侍立一側。
“我有一個陽翟來的朋友想見見你。”
麻履很便宜,是貧民們穿的,荀貞既下到處所為亭長,天然要夷易近人,以是在亭部中他向來都是隻穿麻履。絲履就很高貴了,荀貞家饒有家財,也隻要兩三雙絲履罷了。為了拜見荀緄,特地換上這一身行頭,他倒並非為了誇耀,主如果為表示尊敬之意。
高陽裡諸荀上百口,此中最顯要的是荀淑、八龍這一脈與荀曇、荀昱、荀衢這一脈。現在,荀曇、荀昱已經故去,而荀淑這一脈,雖荀淑也已亡故,但八龍多在,就又賽過荀衢一脈了。
一個婢女捧著漆盤出去,彎著腰,奉上溫湯。完了後,又發展著小步退出。等她出去後,荀緄問道:“你本日歸家,是因受縣君之召麼?”
固然迷惑,但現在不是細想的時候,他恭敬至極地將字收好,膜拜感激:“多謝大人賜字,貞必覺得座右銘。”
“仇覽少年讀書,四十歲的時候方纔被縣召補吏,選為蒲亭長,任職後,勸人生業、整治剽輕,躬助喪事、賑恤孤寡,令後輩群居、使之向學,整整用了一年的時候,處所上才‘大化’。並因以德行感化不孝子陳/元,鄉報酬之諺:‘父母安在在我庭,化我鳲梟哺所生’。是以才雋譽遠揚,被王渙聽聞。……,你年不過二十,任繁陽亭長不敷兩月,雖稍有雋譽,但如何能及仇季智?”
……
“貞在繁陽,略微做了點事,很忸捏,被縣君曉得了,故此召我相見。”
荀貞對他執禮如此的恭謹,不止是看在荀彧的麵子上,更也是因為他在族中的職位。
“縣君以仇季智比我,以王渙自居,說不欲使其專美在前,成心擢我為門下主記。”
荀貞話音未落,回想起來剛纔進高陽裡的時候,在巷子裡遇見了荀彧家的一個小婢,能夠就是阿誰小婢給荀緄說的。現在荀氏族中,荀緄的聲望最高,他有召,不能不去。荀貞利落地應道:“好。等我換過衣服,就立即去拜見族父。”
“還站在門口何為?快進院來!”
“我這剛進家門,族父就曉得我返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