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北山經(2)[第1頁/共6頁]
【原文】
又東北二百裡,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其名自,食之不饑,能夠已寓①。
再向北行五百裡水路,然後顛末三百裡流沙,便到了洹山,山上儲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發展著一種三桑樹,這類樹都不長枝條,樹乾高達一百仞。山上還發展著各種果樹。山下有很多怪蛇。
【原文】
再向東北七十裡,是座鹹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銅。這裡到處是鬆樹和柏樹,發展的草以紫草最多。條菅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南流入長澤。水中多出產器酸,這類器酸三年才氣收成一次,吃了它就能治癒人的麻風病。
凡北次二經之首,自管涔之山至於敦題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裡。其神皆蛇身人麵。其祠:毛用一雄雞彘瘞;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譯文】
又北二百裡,曰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汾水,此中多蒼玉。
又北三百五十裡,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鴞①,是食人。
再向北三百八十裡,是諸山,山上儲藏著豐富的銅和玉石,山下到處是富強的鬆樹和柏樹。諸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旄水。
【原文】
【原文】
再向北二百五十裡,是少陽山,山上盛產玉石,山下盛產赤銀。酸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汾水,水中有很多良好赭石。
①麅鴞:傳說中的一種怪獸,非常貪婪,不但吃人,並且在吃不完時,還要把人身的各個部位咬碎。
再向北一百七十裡,是隄山,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豹子而腦袋上有斑紋,叫作狕。隄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泰澤,水中有很多龍龜。
又東北七十裡,曰鹹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銅,是多鬆柏,草多茈草。條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長澤。此中多器酸①,三歲一成,食之已癘。
總計北方第二列山係的開端,自管涔山起到敦題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過五千六百九十裡。諸山山神都是蛇的身子人的麵孔。祭奠這些山神要把毛物頂用作祭品的一隻公雞、一頭豬一起埋上天下,在祀神的玉器頂用一塊玉璧和一塊玉珪,一起投向山中,而不消米祀神。
【原文】
再向北三百裡,是北囂山,冇有石頭,山南麵多出產碧玉,山北麵多出產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老虎,卻長著紅色身子、狗腦袋、馬尾巴、豬鬃毛,叫作獨。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人的麵孔,叫作,在夜裡飛翔而在白日隱伏,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中暑。涔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邛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