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東山經(2)[第1頁/共5頁]
總計東方第三列山係的開端,自屍胡山起到無皋山止,一共九座山,路過六千九百裡。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身子卻長著羊角。祭奠山神:在毛物頂用一隻公羊做祭品,祀神的米用黃米。這些山神,一呈現就會起大風、下大雨、發大水而破壞莊稼。
又南水行八百裡,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
【原文】
①鮒:即鯽魚,體側扁,後背青褐色,腹部銀灰色,肉味鮮美。②蘪蕪:就是蘼蕪,一種香草,葉子像當歸草的葉子,氣味像白芷草的香氣。據前人講,因為它的莖葉靡弱而龐雜,以是如許叫。③:同“屁”。
【原文】
又東二百裡,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①。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勞水,此中多魚。
再向南行九百裡水路,是踇隅山,山上有富強的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另有很多赭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牛卻長著馬一樣的尾巴,叫作精精,它收回的叫聲便是本身稱呼的讀音。
【譯文】
【原文】
【原文】
再向東北二百裡,是座剡山,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豬倒是人的麵孔,黃色的身子上長著紅色尾巴,叫作合窳,收回的聲音如同嬰兒哭泣。這類合窳獸,是吃人的,也吃蟲和蛇,一呈現天下就會產生水患。
【原文】
【註釋】
【註釋】
再向南行七百裡水路,是孟子山,山中的樹木大多是梓樹和桐樹,還發展著富強的桃樹和李樹,山中的草大多是菌蒲,山中的野獸大多是麋、鹿。這座山,周遭一百裡。有條河水從山上流出,叫作碧陽,水中發展著很多鱣和鮪。
【原文】
【譯文】
再向南三百二十裡,是東始山,山上多出產蒼玉。山中有一種樹木,長得像普通的楊樹卻有紅色紋理,樹乾中的液汁與血類似,不成果實,叫作芑,把液汁塗在馬身上便可使馬順服。泚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斑斕的貝,另有很多茈魚,長得像普通的鯽魚,卻長著一個腦袋而十個身子,它的氣味與蘼蕪草類似,人吃了它就不放屁。
【原文】
【原文】
【原文】
又東南二百裡,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餘如之澤。此中多魚,其狀如魚而鳥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鴛鴦,見則天下大旱。
【原文】
【註釋】
【原文】
【譯文】
【譯文】
【譯文】
【譯文】
【原文】
總計東方第二列山係的首尾,自空桑山起到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過六千六百四十裡。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野獸的身子人的麵孔,並且頭上戴著觡角。祭奠山神:在毛物頂用一隻雞獻祭,在祀神的玉器頂用一塊玉璧獻祭後埋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