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山經(2)[第1頁/共6頁]
中心第四列山係厘山山係的首坐山,是鹿蹄山,山上盛產玉,山下盛產金屬礦物。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汵石。
又東二十裡,曰陽虛之山,多金,臨於玄扈之水。
又東十裡,曰屍山,多蒼玉,其獸多麖①。屍水出焉,南流注於洛水,此中多美玉。
【譯文】
【註釋】
又東北二十裡,曰升山,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蕙①,多寇脫②。
【譯文】
再向東五百裡,是朝歌山,山穀裡多出產良好堊土。
【譯文】
又西二百裡,曰箕尾之山,多榖,多塗石①,其上多琈之玉。
【譯文】
【原文】
中心第六列山係縞羝山山係的首坐山,叫作平逢山,從平逢山上向南能夠瞥見伊水和洛水,向東能夠瞥見穀城山,這座山不發展花草樹木,冇有水,到處是沙子石頭。山中有一山神,形貌像人卻長著兩個腦袋,叫作驕蟲,是統統螫蟲的首級,也確切是各種蜜蜂堆積做巢的處所。祭奠這位山神:用一隻公雞做祭品,在禱告後放掉而不殺。
①石:即玤石,是次於玉石一等的石頭。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裡。其神狀皆人麵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以采衣①之。
【譯文】
【譯文】
又西十裡,曰廆山,其陰多琈之玉。其西有穀焉,名曰雚穀,其木多柳楮。此中有鳥焉,狀如山雞而長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鴒,其鳴自呼,服之不眯。交觴之水出於其陽,而南流注於洛;俞隨之水出於其陰,而北流注於穀水。
【原文】
【原文】
【原文】
【原文】
又東五百裡,曰朝歌之山,穀多美堊。
【註釋】
又西二百裡,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此中多水玉,多人魚。有草焉,其狀如蘇①而赤華,名曰葶苧,能夠毒魚。
【原文】
【註釋】
黃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河,此中多璿玉③。
【原文】
【譯文】
【譯文】
①麖:鹿的一種,體型較大。
【譯文】
【原文】
【原文】
【譯文】
①馬腸:即上文所說的怪獸馬腹,人麵虎身,叫聲如嬰兒哭,吃人。
【註釋】
【原文】
【原文】
中心第五列山係薄山山係的首坐山,叫作苟林山,不發展花草樹木,到處是奇形怪狀的石頭。
【譯文】
【譯文】
【譯文】
再向東十裡,是曆山,這裡的樹大多是槐樹,山南麵多出產玉石。
①錫:這裡指天然錫礦石,而非提煉的純錫。
①:也叫山藥。它的塊莖不但能夠食用,並且可作藥用。蕙:一種香草。②寇脫:前人說是一種發展在南邊的草,有一丈多高,葉子與荷葉類似,莖中有瓤,純紅色。③璿玉:前人說是質料成色比玉差一點兒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