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太伯建吳[第1頁/共3頁]
;
吳太伯,一作吳泰伯,姬姓,周部落首級古公亶父宗子,吳國第一代君主。古公亶父欲傳位季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太伯乃與仲雍讓位三弟季曆而出逃至荊蠻。
如果我們不從品格、德行方麵考慮,而從出身方麵看這一題目,便知稱昌為“聖子”、有“聖瑞”之說亦有出處。這就是季曆妻、文王母太任來自殷商,是商王畿內氏族權貴。
這一聯婚舉高了季曆在周族中的職位,季曆因妻而顯赫,文王昌因母而權貴。立季曆乃至文王,無益於與商族的政治乾係,這些無益於周族的生長,這是古公亶父的政治企圖,而為了周族的生長,就要捐軀掉太伯和仲雍的好處。
太伯無子,身後葬於梅裡東(今鴻聲鎮)的皇山(後名鴻山)南麓,由其弟仲雍繼位。周武王滅商後,派人找到仲雍的先人周章,正式冊封周章為吳國君主。
太伯奔吳,給掉隊的江東地區帶去中原文明的種子。而太伯在新的儲存環境中,不畏艱苦、勇於開辟,數年之間,群眾殷富,終究在東南地區安穩地站穩腳根。為後代強大的吳國打下根本。
傳聞途中曾經顛末太行地府山(今晉都會吳王山),後代為記念改名為吳王山。據明朝《澤州府誌》載“吳神山縣西南六裡,即晉普之支,廟祀泰伯仲雍。”傳說於此廣植杏樹,淳化民風。
泰伯大殿,麵闊五間。1983年對泰伯廟停止整修時,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兩廂塑泰伯、仲雍後嗣28尊泥像。1987年,陸定一和趙樸初彆切題寫“泰伯廟”和“至德高風”匾額。泰伯廟旁,又豎起“江南第一古鎮”牌坊,正在興建“泰伯園”。2006年5月25日,泰伯廟和墓作為明清期間古修建,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天下重點文物庇護單位名單。
吳報酬記念這位巨大開辟者的不朽功勞,將他在梅裡的寓所改成祠廟,這就是泰伯廟。
相傳太伯歸天後,吳人無不悲哀欲絕,哭聲震天。百姓爭相向他的屍體敬獻鮮花,頓時漫山遍野花草無存。很多後去者不忍白手而歸,聚眾商討,太伯生前最喜種麻,因而大師各采束麻束繫腰間,以表達人們的敬佩記念和記念。這個民風曆經數千年,在官方至今傳播,遂構成中華民族為歸天的長輩披麻帶孝的喪葬禮俗。
泰伯廟,彆名至德祠、讓王廟,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梅村鎮的伯瀆河邊。東漢永興二年(154年),漢桓帝為了記念吳泰伯,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寓所立。
在太伯逃脫以後,仲雍也遵循傳統被立為擔當人,但是仲雍為了周朝的強大,也放棄擔當人的職位,逃脫投奔了已經站穩腳根的太伯,被髮紋身,也成為蠻夷之人,因而季曆成為古公亶父獨一的擔當人。在古公亶父死去以後,周族也在季曆的帶領下走上了更加強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