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蘇美爾人[第2頁/共3頁]
這個形式可有兩種解釋:1按邏輯,“有、無”是衝突;“非有、非無”是對衝突的否定,從而達到二者的同一。2按本體論,“有、無”是征象,“非有、非無”是本體;“有、無”非實在,在它們複歸於本體時,隻要獨一同一,彆無二致。這個形式具有必然的辯證法身分。
在摸索宇宙本原的過程中,吠陀哲學家還察看到事物時偶然無、時生時滅的衝突征象,看到事物是不竭活動和竄改的。同時,他們也看到,事物不但有衝突的一麵,並且另有同一的一麵。吠陀哲學家提出一個“有無同一”的形式:“無既非有,有亦非有”。
吠陀哲學家在這首頌中必定人類認識產生於精力身分。“慾念”是精力,“彼內”意指胎藏以內,“末那”即認識,“第一種識”謂此認識是識的種子。種子識者即主觀天下的根本,統統認識活動或精力征象依之而起。這一觀點厥後被引申到極度的唯識論,以為客觀天下亦是依之而現,並把“慾念”生長為“無明”。原始佛教哲學的十二人緣,大乘佛教的八識體係、數論的二十五諦、吠檀多的無明幻現、四位說和五我說,都是這一實際的生長和體係。
種識實際:
原人實際點出人類本質與原人同一,但未觸及人類認識如何產生。另一吠陀哲學家對這題目作了首要的彌補,申明人類的認識產生於最後的一念。最後一念也是最後的認識,或稱“種識”。《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轉神頌》,第4頌說:
這是從空間和時候來表述原人的客觀表示。空間和時候原非客觀實在,但包攝在原人以內,表現在原人以外,故離原人無所謂空間和時候,而所謂空間和時候隻是原人表態罷了。
巍然站立,十指以外。
千頭千眼,又具千足;
此曲的第12頌說:
初萌慾念,進入彼內,
《梨俱吠陀》以為宇宙源於5種物質原素,即地、水、火、風、空。有的吠陀哲學家持“原水說”,即以為宇宙發源於水;有的吠陀哲學家以為水、火等多種原素組合而生萬有,水與天然精力交配構成宇宙“胎藏”,胎在水中顛末耐久熱力的培養,時至成熟,宇宙萬有便脫胎而出。這是一種樸實唯物主義思惟,含有稠密的浪漫主義意味。在第129曲第6頌中,明白地說:“天下先有,諸天後起”。意指天下是物質,諸天是精力;先有物質,後有精力。這些樸實唯物論思惟是吠陀今後的唯物論哲學的濫觴。
第82曲中的“另有一物,在爾身中”,表示在精神以內有一個“我”存在。這個“我”由“彼”締造,“彼”與“我”有不成豆割的乾係,亦即厥後“梵”與“我”的乾係。在《梨俱吠陀》中,“梵”與“我”的觀點尚未構成,但這兩個觀點的雛型,在多少神曲,特彆是在神曲《原人歌》中,則有較著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