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花式寵妻第十二式[第1頁/共4頁]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風雅·蕩》)
南有喬木,不成休思。漢有遊女,不成求思。漢之廣矣,不成泳思。江之永矣,不成方思。《詩經·國風·周南·漢廣》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心。《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以素淨的桃花比方新孃的年青嬌媚。人們常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賦,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乾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以是說這裡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自此今後用花、特彆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阮籍《詠懷·昔日繁華子》:“每天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崔護《題都城南莊》:“客歲本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宋·陳師道《菩薩蠻》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他們皆各有特性,天然不能貶之為乾才、蠢才,但他們無不遭到《詩經》這首詩的影響,隻不過影響有大小,應用有奇妙罷了。這裡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繁綻蕊,而顛末打扮的新嫁娘現在既鎮靜又羞怯,兩頰飛紅,真有人麵桃花,兩相輝映的神韻。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景象融會,襯托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氛圍。這類場麵,即便在明天還能在鄉村的婚禮上看到。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賀。桃花開後,天然成果。墨客說它的果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意味著新娘早生貴子,養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葉的富強祝賀新孃家庭的暢旺發財。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富強成蔭,來意味新嫁娘婚後餬口的完竣幸運,真是最美的比方,最好的頌辭。朱熹《詩集傳》以為每一章都是用的“興”,當然有理,然細玩詩意,確是興中有比,比興兼用。全詩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方,極有層次:由花開到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竄改,與桃花的發展相適應,天然渾成,融為一體。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魏風·碩鼠)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躇。《詩經·國風·邶風·靜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風雅·抑》)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詩經·國風·邶風·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