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1頁/共3頁]
不過此事固然多有朝中重臣已然曉得,但在此時,在朝堂之上提了出來,還是叫滿朝嘩然。
滿朝文武中,反對分藩之事最激的莫過於魏征和李百藥兩人,而政事堂議事,非宰輔重臣不得入內,李百藥官拜禮部侍郎,雖是六部要員,卻不在宰輔之列,天然入不得政事堂,而魏征為侍中,倒是可入政事堂議事,可眼下他正奉皇命巡狩淮北,不在京中,又怎地說話。
李恪於溫彥博有恩,溫彥博乃熱誠君子,一向對此事銘記於心,把李恪視作自家子侄來照拂,此番朝中局勢大變,溫彥博也是擔憂李恪安危,這才特地留步於此,提示李恪。
李恪剛出了兩儀殿,正沿著殿下的玉階往下走著,一個老者卻劈麵呈現在了李恪的麵前。
對於此事,實在李恪內心也早有籌辦,李恪的臉上冇有涓滴的躊躇,便對李世民回道:“承蒙父皇信重,命兒臣外鎮揚州,兒臣自當領命。”
大朝散後,朝中的眾臣也都各懷心機,明顯是本日朝堂上的事情過分詭異,眾臣們還未回過味來,一邊在出宮的宮道上走著,一邊低頭思考著方纔大殿上產生地事情,還宛在夢中。
公然,正如李恪所猜想的那般,李世民對李恪,也是殿中的群臣道:“今歲之初,天降異象,白虹貫日,禍起東南,幸得楚王南下,坐鎮揚州,治淮水,平內鬨,方解此禍。淮南能有本日之定,多賴楚王之功。”
就在李恪應下的聲音傳到李承乾耳中的時候,李承乾的臉上也暴露了幾近按捺不住的笑意。
李恪站在殿下,聽著李世民的話,已經猜到了李世民的意義。李世民所說的事情隻怕就是楚王府世鎮淮南之事了。
李恪聞言,俯身拜道:“淮南能定絕非兒臣一人之功,若無蔡國公與淮南各州縣、軍府互助,恐怕兒臣也難挽局勢。”
一時候,全部大殿中的人都看向了殿中的李恪,等候著李恪的回話,特彆是李恪身邊站著的李承乾更是如此。
“老臣溫彥博拜見殿下。”禦史大夫溫彥博走到了李恪的身前,拱手拜道。
李恪問道:“溫大夫所言能夠出去朝野中關於本王和太子間的傳聞?”
李恪退出儲位之爭,這也就意味著他的儲君之位又安定了幾分,李承乾焉能不喜。
溫彥博回道:“老臣恰是在此專等殿下。”
就藩分歧於之官,自晉亡始,天下便已少聞藩王之說,大唐立國之初,亦循前例,未設藩王,縱有皇子外放,也隻是任職都督抑或是刺史之職,數年一調,故而此番李世民俄然提及李恪封藩之事,不免叫群臣訝異。
――――――――――――――――
李世民成心命李恪就藩淮南之事並非絕密,或者說,李世民本身本就成心借李恪就藩之事摸索群臣的態度,以便今後諸子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