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水滸求生記 - 本書“錢”觀

本書“錢”觀[第2頁/共5頁]

這一百貫錢看著很多,卻起著凝集民氣的感化,省吃省喝省穿省用也不能省這個錢的。

以這個兌換率來看看宋朝官員的薪水。按照宋史職官誌,宋朝一個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也就是合9萬元群眾幣,年薪108萬。一個淺顯從8品的縣令月薪15貫,合群眾幣4500元,年薪5萬4千,考慮到宋朝一個縣令不過管幾千戶人家,也算不錯了。宋朝除了本俸以外,另有職錢、祿粟、傔人衣糧、廚料、薪炭諸物、增給、公用錢、給券、職田等項目繁多的補助。難怪人稱宋朝對官員的虐待無與倫比。也難怪宋江削尖了腦袋想被招安當官。

1.上山豪傑每人要發一千貫那麼多安家費嗎?

1、黃金基準

1兩銀=1貫銅錢=300元群眾幣

是以無齋仆人就取了個金價基準的465元和米價基準的148元的均勻值306.5元,並歸整去掉零頭,將1貫銅錢定為300元群眾幣。從而我們獲得上麵的根基換算公式:

2、白銀基準

1文銅錢=0.3元群眾幣

3.撫卹金太高了,竟然有一百貫,搞不起啊,盜窟又要停業了!

答:這個宋史專家都冇有定論,隻能從當時留下的古籍中推算,故而有人說一貫錢相稱如現現在1000塊乃至更多的采辦力,另有人說冇那麼多,也就一兩百塊群眾幣啦,實在各有各的事理。作者感覺大師能夠看看下文,很有觀點。需求申明一下的是,北宋一貫錢大部分時候都不是1000文整,按照銅錢成色、朝廷政策老是變來變去,故而本書商定俗成為770文。

固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向在浮動中,但這個假定根基上應當是公道的。宋史有記錄,太宗承平興國二年(997年),“金上等舊估兩十千,今請估八千”(食貨誌),一兩金子從兌10貫到8貫。據《三朝北盟會編》記錄,北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兩代價二十貫,銀每兩一貫五百文。嶽飛的孫子嶽珂的《金陀續編》記錄,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銀每兩二貫三百文,金每兩三十貫文。從這裡能看出,金銀的兌換率差未幾1:10,但金銀貴而銅錢便宜,差未幾銀銅兌換率在1兩對2貫擺佈。這是因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後,物價飛漲、銅錢貶值的原因。金兵南下後,大片國土淪亡、稅基減小,產銅量也降落,而同時當局開支卻並冇有減少,宋當局財務嚴峻,貨幣也開端粗製濫造(含銅量大幅降落),形成了幣製崩壞和通貨收縮。到了南宋後,1貫銅錢的采辦力遠不如北宋。宋史上記錄,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的一兩銀子可換3貫300文。不過無齋仆人以為,北宋在金兵入侵前,銀銅兌換率為1兩兌1貫仍然是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