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水經注 - 第21章 濟水二(3)

第21章 濟水二(3)[第2頁/共3頁]

菏水分濟於定陶東北,東南右合汳水枝流,俗謂之界溝也。北逕已氏縣故城西,又北逕景山東,《衛詩》所謂景山與京者也。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又北逕楚丘城西。《地理誌》曰:成武縣有楚丘亭。杜預雲:楚丘在成武縣西南,衛懿公為狄所滅。衛文公東徙渡河,野處曹邑,齊桓公城楚丘以遷之。故《春秋》稱邢遷如歸,衛國忘亡。即《詩》所謂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故鄭玄言觀其旁邑及山川也。又東北逕成武縣西,又東北逕郈城東,疑郈徙也,所未詳矣。又東北逕梁丘城西。《地理誌》曰:昌邑縣有梁丘鄉。《春秋·莊公三十二年》,宋人齊人會於梁丘者也。杜預曰:高平昌邑縣西南有梁丘鄉。

又東南過留縣北。

長而仁智,襲君徐國。後鵠倉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黃龍也。偃王葬之徐中,今見有狗壟焉。偃王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通溝陳、蔡之間,得朱弓矢,以得天瑞,遂因名為號,自稱徐偃王。江淮諸侯從命者三十六國。周王聞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愛民,不鬥,遂為楚敗,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隨者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山上立石室廟,有神靈,民人請禱焉。依文即事,似有符驗,但世代綿遠,難以詳矣。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劍於此,所謂不願意許也。

又東過彭城縣北,猚水從西來注之。

又東過方與縣兗州北為菏水。

菏水又東,與钜野黃水合,菏濟彆號也。黃水上承钜澤諸陂。澤有濛澱,育陂,黃湖。水東流謂之黃水。又有薛訓渚水,自渚曆薛村前分為二流,一水東注黃水,一水西北入澤,即大水也。黃水東南流,水南有漢荊州刺史李剛墓。剛字叔毅,山陽高平人,熹平元年卒,見其碑。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椽架高丈餘,鏤石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側荷梁柱,四壁隱起雕鏤,為君臣、官屬、龜龍鳳麟之文,飛禽走獸之像,作製工麗,不甚傷毀。黃水又東,逕钜野縣北,何承天曰:钜野湖澤泛博,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故欲置戍於此城。

又東南過徐縣北。

澤水所鐘也。《尚書》曰:浮於淮、泗,達於菏,是也。《東觀漢記》曰:蘇茂殺淮陽太守,得其郡,營廣樂。大司馬吳漢圍茂,茂將其精兵突至湖陵,與劉永相會濟陰,山陽,濟兵於此處也。

又東過東緡縣北。

菏水又東南,逕乘氏縣故城南,縣即《春秋》之乘丘也。故《地理民風記》曰:濟陰乘氏縣,故宋乘丘邑也。漢孝景中五年,封梁孝王子買為侯國也。《地理誌》曰:乘氏縣,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郡國誌》曰:乘氏有泗水。此乃菏濟也。《尚書》豫州下有導菏澤之說,自陶丘北,東至於菏,無泗水之文。又曰:導菏澤,被孟豬。孟豬在睢陽縣之東北。闞駰《十三州記》曰:不言入而言被者,明不常入也,水盛方乃覆被矣。澤水淼漫,俱鐘睢泗,故誌有睢陵入淮之言,以通苞泗名矣。然諸水注泗者多,不止此,未能夠終歸泗水,便得擅通稱也。或更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