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報德祠酬恩塑像 西明巷易服從夫[第1頁/共8頁]
春氣著山萌秀色,微風沾水弄微瀾。
話說王伯當乃棄隋的名公,眼空四海,他那邊看得上那黃傘下的紫衣少年?齊國遠、李如珪,彼蒼白日,放火殺人,那邊怕阿誰打黃傘的尊官?秦叔寶卻委身公門,知高識下,趕在甬道中間,將三友攔住道:“賢弟們不要上去,那黃傘底下,坐的少年人,就是修寺的施主。”伯當道:“施主罷了,如何就不走?”叔寶道:“不是這等說,是個現任的官員。”李如珪道:“兄如何曉得?”叔寶道:“用這兩麵虎頭便牌,想是現任官員。今我兄弟四人走上去,與他見禮好,還是不見禮好?”伯當道:“兄講得有理。”四人齊走小甬道,至大雄寶殿,見很多的匠作,在那邊做工。叔寶叫了一聲。世人近前道:“老爺們有甚麼話叮嚀?”叔寶道:“借問一聲,這寺院是何人修建得這等劃一?”匠人道:“是幷州太原府唐國公李老爺修蓋的。”叔寶道:“他留守太原,如何又到其間來乾此功德?”匠人道:“因仁壽元年八月十五日,李老爺奉聖恩欽賜回籍,晚間寺內權住,竇夫人臨蓐了第二位世子,李爺怕穢汙了清淨地土,發心佈施,重新修建。那殿上坐著打黃傘的,就是他的郡馬,姓柴名紹,字嗣昌。”叔寶心中就知是那日在臨潼山,助他那一陣,晚間到此來了。
越國府紅拂侍兒張出塵,叩首上稟:妾以蒲柳賤質,得傍華桐,雖不及金屋阿嬌,亦可作玉盤小秀。有何不滿,遽起離心?妾緣幼受許君之術,暫施慧眼,聊識豪傑,所謂弱草附蘭,嫩蘿依竹罷了,敢為張耳之妻,庸奴其夫哉!臨去朗然,不學後代淫奔之態。謹稟。
不移時,已到府前西明巷口。張美人數著第三家,見有個大門樓,即便叩門。仆人家出來看了,問:“是會阿誰爺的?”張氏道:“三原李爺,但是寓在此?”仆人道:“進門東首那間房裡。”張氏見說,忙走出去。當時李靖夜膳過後,坐在房中,燈下看那龍母所贈之書。隻聞聲拍門,忙開門出來一看:
叔寶們在祠堂內說話時,內裡早有人聞聲,上月台來報郡馬爺:“那四位老爺內裡,有太老爺的仇人在內。”柴嗣昌聽了,整衣下月台進報德祠,著地打一躬道:“那位是妻父活命的恩公?”四人答禮,伯當指著叔寶道:“此兄就是李垂白叟臨潼山相會的故交,姓秦名瓊,李大人當年匆促錯記瓊五;郡馬如不信,雙鐧馬匹現在在廟門內裡。”嗣昌道:“四位傑士,料不相欺,請到方丈。”命部下鋪拜氈,頂禮相拜,各問姓名。齊國遠、李如珪,都通了實在的姓名。郡馬叫人廟門外牽馬,搬行李到僧房中打疊。就叮嚀擺酒,拂塵洗塵。那夜就修書差人往太原,通報唐公。將他兄弟四人,挽留寺內,喝酒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