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天烽 - 作品相關 古代兵器(轉載)

作品相關 古代兵器(轉載)[第2頁/共5頁]

中國官方對當代兵器的泛稱。其稱呼來源於十八般技藝,詳細說法不一,最常見的是指刀、槍、劍、戟、斧、鉞、叉、矛、盾、弓、弩、鞭、鐧、撾、殳、鈀、綿繩、白打。

中國春秋末期越國君王勾踐利用的一把青銅劍。此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身有玄色斑紋,質料為銅和錫,正麵有“越王鳩淺自乍用劍”(“鳩淺”即“勾踐”,“乍”即“作”)銘文。該劍出土時置於玄色漆木劍鞘內,劍身亮光,無鏽蝕,刃薄鋒利。鍛造工藝達到相稱高的程度。

中國當代一種設有望樓,用以登高察看敵情的車輛。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故名。彆名樓車。樓車的稱呼見於《左傳》。宋官方編修的《武經總要.攻城法》中同時收錄了巢車與樓車兩種,並稱樓車為望樓車。據其筆墨及附圖所示,巢車的形製同於《通典》;而樓車的形製則較為龐大完整。其車體為木質,底部有4輪,車上樹望竿,竿上設置望樓,竿下裝有轉軸,並以6條繩索,分3層從6麵將竿牢固,繩索下端則以帶環鐵橛楔上天下。這類望樓車當是宋朝的形製。(下圖左為《武經總要》中的巢車;下圖右為《武經總要》中的望樓車)

中國當代軍隊用於鉤殺和啄擊搏鬥的冷兵器。由戈頭和柄構成。戈頭為青銅鍛造。柄多為竹、木質,長度凡是為1米擺佈,最長超越3米。戈流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期間。戰國晚期,鐵兵器利用漸多,逐步淘汰了青銅戈,至西漢今後已絕跡。

巢車

中國當代軍隊利用的一種打擊兵器。有兩種情勢:一種由錘頭和錘柄構成,錘頭為石質、銅質或鐵質,錘柄為木質,也有效鐵質的;另一種是在錘頭係一根繩索,靠兵士擲出打擊,稱流星錘。錘發源於初期人類捕殺野獸和彙集野果,當時是在短木錘的頂端安一石塊以增加砸擊的力量,而後生長為青銅和鐵製錘,併成為當代馬隊的首要設備。

鎧甲

當代軍隊將士身上穿的防護器具。最後是以藤木和皮革等質料製造,非常粗陋;厥後跟著科學技術的生長,呈現了青銅和鐵製鎧甲,能夠有效地防備青銅和鐵製兵器的進犯。有的鎧甲還巾有金、銀,顯得都麗華麗。當代鎧甲由3部分構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身牢固編織,甲裙和甲袖能夠高低伸縮,便於作戰。河北省出土的一種鎧甲,由2589個金屬片編成,總重16.85公斤。當代火器呈現今後,作為防備冷兵器的鎧甲隨之消逝。當代軍隊設備的頭盔和尼龍防彈衣等,則是當代鎧甲的生長。